曹操摸须点头,以示赞同。
席中董昭接话讲道:“汉诈名存实亡,丞相何不叫汉帝退位,让位丞相。”
曹操摇头道:“汝平生之志为汉丞相也。”
董昭道:“改朝换代乃天道也,若非丞相迎汉帝于许都,汉帝早以身亡,汉帝不思丞相劳苦功高,几次欲谋害丞相,其心可诛,若丞相身死,朝中定会出董卓,郭李之贼也,只是某些无知小人劝主公还权于汉帝,实乃居心叵测,想置丞相于死地。”
曹操道:“若天命在汝,汝做周王,此称帝之事,切不可胡乱言之。”
曹操此话一出,众人脸上精彩,皆望曹丕,曹植两人,荀彧,程昱,司马朗则忧心重重。
曹操讲完此话,倒尽心中想法,此乃大逆之言,却也是实情。
汉诈倾危,不过汉帝一人,外虽有刘璋,刘备,即是两人灭了曹操,统一天下,汉帝也是要退位让贤。
曹操明则保身,身后人千将,士,家族人口过以万计,即使曹操功成身退,也免不了身死,可能被自己儿子杀死,也可能被自己最忠诚的虎将,谋士杀死,他人也会绑着曹操子祠登上龙台。
曹操心知肚明,所谓江山一代旧人去新人出,如荀彧,荀攸,司马朗,程昱如不识时务,曹操都要想办法杀掉,否则其子继位,必多生祸端。
天下未定,南有孙权,刘备,割据一方称雄主,七州之地又常生叛乱,封公称王,割地建国迫在眉急。
曹操道:“晋公有子名重耳,朝中有危,逃往诸侯国十余载,汝若封地建国,汝子孙当不复重耳之事也,若朝中有变,当可引为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