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来一家丁,管家道:“你且去请夫人前来,再去叫人请丈夫。”
家丁领命而出,一刻不到,丈夫便至,摸手听脉,又贴心脏处一听,数息后,丈夫道:“大都督去了。”
管家问:“今日早上便好好的,怎么说去便去。”
丈夫道:“此及心塞之症,若是郁积于心,动怒,激动便会引发,此乃暴毙之症也。”
管家道:“有劳丈夫。”
丈夫起身,收起药箱,管家予一串钱,送出府外。
夫人却是在柴桑,尚有几日才至,管家安排周瑜后事,又叫人通知孙权与周瑜家人。
刘备与诸葛亮正在江陵城驻守,诸葛亮事忙,刘备这几日却是空闲,着笔写信给刘璋,正在书房写信,亲兵门外喊话。
“主公,有重要消息传来。”
刘备道:“是何消息?”
亲兵道:“周瑜暴毙。”
刘备手一抖,毛笔落在案上,竹简之上,却是被墨着了一大片。
刘备心喜,“快传军师前来。”
亲兵领命,刘备收起竹简,将毛笔置在砚架之上。
刘备在炕上摆案,上置酒壶,与两盘肉食,刘备席在炕上满上一杯,一饮而尽,心中甚是痛快。
刘备哼着小曲,只等诸葛亮前来。
一刻不到,诸葛亮便至,入屋后,拱手行礼,“亮见过主公。”
刘备招手,“来,我等座下喝上两杯。”
诸葛亮道:“公务之时不宜饮酒。”
刘备道:“公务明日再做,备有一好消息相告。”
诸葛亮道:“恭敬不如从命。”
诸葛亮席在炕上,刘备道:“我敬孔明一杯。”
诸葛亮端起酒杯,“谢主公。”
两人一饮而尽,诸葛亮放杯,刘备提起酒壶满上。
刘备倒满,又给自己倒满,放壶放在桌上,讲道:“孔明真神人也。”
诸葛亮笑道:“主公何出此言。”
刘备道:“此前传来消息,周瑜暴毙身亡。”
诸葛亮却是早以得知,脸上却风淡云轻。
刘备观诸葛亮脸上变化,哪知诸葛亮却无表情。
刘备道:“孔明以知此消息?”
诸葛亮道:“主公相言,我便得知。”
刘备道:“孔明不喜?”
诸葛亮道:“周瑜乃奇才也,损一奇才,孔明却是可惜。”
刘备尴尬,数息之后,“孔明,我等再饮一杯。”
刘备举杯敬酒,诸葛亮举杯,刘备一饮而尽,诸葛亮掩袍,只是酒到了嘴边却是苦味,诸葛亮有泪涌出,诸葛亮闭上眼睛,一饮而尽,放下酒杯,衣袍带过眼角。
刘备眼尖,却见诸葛亮眼中红润,心中叹气一声。
诸葛亮道:“主公可还有何要事相商,若是无事,孔明便要去公务,几郡政务皆有要务要批。
刘备道:“孔明且与备相聊一番,几日后鲁肃便至。”
诸葛亮道:“周瑜刚逝,鲁肃得知消息,定会往巴邱去。”
刘备嗯了一声,又道:“曹兵以退,此时是否招兵买马?”
诸葛亮道:“主公要招兵几何?”
刘备巴掌伸出。
诸葛亮摇头,“我等刚定南四郡,正是休生养息之时,现兵马整合也有二三万,只可再招万人。”
刘备叹气,“曹操南征,起十万大军而来,我等如何防之?”
诸葛亮道:“兵不在多,在于精,曹操方向乃是江东,我等只需守住襄阳,樊城,汝南出兵要道,又何惧曹操?”
刘备道:“此时正是用人之时,备以召马良前来,却不知何时前来。”
诸葛亮道:“备还有一人相荐。”
刘备道:“孔明推荐之人,定有不凡之处。”
诸葛亮道:“水镜先生有言,荆襄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主公可知我为何号卧龙先生?”
刘备道:“知些?”
诸葛亮摇头道:“我在隆中种菜,却是甚懒,每日卧在床上习书,水镜先生前住拜访,见我如此模样,便给了我个卧隆称号,乃是卧在隆中罢了,非彼卧龙也。”
刘备笑道:“孔明又常以管仲,乐毅比之,又是何意?”
诸葛亮道:“我当主公明白其中之意。”
刘备思索数息,却也不作回答。
刘备道:“凤雏又是何意?”
诸葛亮道:“凤乃百鸟之王,此鸟不鸣,一鸣惊人。”
刘备道:“此何意?”
诸葛亮道:“此人用计甚是了得,非孔明能比。”
刘备道:“你便是荐此人?”
诸葛亮道:“正是。”
刘备道:“许以何职?”
诸葛亮道:“县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