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徐庶荐主公,刘备宴请诸葛亮

在儒礼的封建时代,社会三六九等,文第一,武第二,忠君爱国为先,礼乐法制仅次,曹操是个现实主义者,理性主义者,他不管你那么多,他将自己变成一个弄权的军阀,随自己的性子来。

刘备要赢得支持,刘备则需要与荆襄士人集团共利共治,建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僻如兴复汉室,我来做光武帝刘秀第二,大家可以作为原始股进入到权力中枢,封侯列将,荫及子孙,光宗耀祖等等。

刘备要表现出仁德,仁义,礼贤下士,不拘小节,选贤用能,爱民如子等作风,才能将他的名望提升到一个值得托付,值得信赖的主公级别上。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残酷,刘备虽有英雄之志,英雄之魂,却没有英雄之基,没有佐世之才,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常叹:得孔明如鱼得水,刘备是条成精了鲤鱼,他是多么希望有一天能鱼跃龙门,以成帝业。

刘备每与曹操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曹操多疑,刘备信任,曹操好色,儿女一大堆,刘备连后代还没有一个,这个倒是反得很彻底。

按理说刘备这种性格应该能得到名士的投效与支持,说不定刘表哪天心血来潮,将荆州牧的位置让给刘备。

为什么刘备现在人才不济,兵乏粮缺?

人分两种,一种现实主义,一种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简单来讲叫利益主义,所谓的利益主义,是谁给的多,我就跟着谁干。

理想主义刚好相反,僻如刘备的理想是兴复汉室(这个兴复汉室可以理解成延续,重建汉王朝,不管是西汉也好,蜀汉也好,都算成功,刘秀重建的汉王朝叫西汉,刘秀号光武帝,刘备建立益州政治叫蜀汉,刘备号章武帝。)

又僻如诸葛亮要做管仲,要做乐毅这样的名相,名将,志向非常的高远。

张飞,关羽的理想是要做樊哙,曹参,赵云要做英布等等,这几个愿意是刘备期许的愿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创业公司刚开始建业的时候首先要定一个目标,僻如要做到世界五百强,或者改变人类的生活方法等等。

在这个共同的理想下面,就分了个人理想,僻如你想做ceo,你想做cfo,你会分多少股票等等。

理想主义者只有跟着刘备才有机会成功,跟着曹操则不可能实现,跟着曹操最多给你个主管(将军)干干,跟什么ceo,cfo,成为股东差远了,而且曹操还多疑,说不定哪天怀疑你,就找个借口把你做掉了。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两人边喝边聊,直至黄昏,诸葛亮醉意上头,徐庶便叫家丁将诸葛亮引入客房休息,自己则整衫备马去见刘备。

次日刘备府上宴请,徐庶与诸葛亮同往,刘备又请糜芳,简雍,孙乾,关羽,刘封,五人作陪。

酒宴早以备好,只等两人前来,诸葛亮与徐庶到府已近午时,诸葛亮首次与刘备相见,略显拘谨。

诸葛亮身高八尺,今年二十有四,一身象牙白袍,英俊不凡,气宇轩昂,诸葛亮见刘备正打量自己,自己便回望打量刘备一番。

只见刘备一身丝绸白袍,五十好几模样,长膝大耳,方脸面廓,一脸慈祥,一张富贵之相。

诸葛亮看了数息,弯腰行礼道:“南阳布衣,诸葛亮拜见刘使君。”

刘备见诸葛亮行礼,起身快步走近诸葛亮不及二尺便停,托起诸葛亮双手道:“无需多礼,亮乃庶之世交,便是我之好友,来者贵客,你且入座,我等饮酒聊话。”

诸葛亮道:“谢刘使君美意。”

刘备转身返回自己席位坐好,诸葛亮在徐庶下位一桌盘膝而坐,刘备座好后,举起桌上酒斛,讲道:“我等敬孔明先生一斛。”

席中诸位适才也打量诸葛亮一番,其年纪跟刘封相当,关羽见其少年,心中虽是不屑,但脸上却不露分毫,刘备敬人却是不分老少,关羽自是习惯。

众人随刘备举斛相敬,诸葛亮端起酒斛,回礼,“多谢,刘使君盛情相待。”

若是大族,士家宴请水镜先生,诸葛亮若是同去,便在一旁只听不说,倒也未曾受过如此礼待,正因诸葛亮常受冷眼,当是少年心性,一次与好友崔州平喝多,便自比管仲,乐毅,至此自大名声便传遍荆襄。

在刘备之处,诸葛亮被奉为上宾,心中甚感欣慰,且不知刘备待人皆是如此。

至刘备三人结拜,刘备便常领关羽,张飞到处蹭酒,或府上宴请,听高士谈古论今,解说当今时势,刘备偶尔会应上两句,关羽,张飞则只听不讲,只为二人长得见识,做得上将,皆如此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