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诸葛亮访徐庶 ,入城遇陈到

诸葛亮道:“你且言,此乃多年行武经验所著。”

陈到言:“我观先生有大才,为何不现投主公,一起共济大事。”

诸葛亮道:“此事日后再议!”

陈到心中思索诸葛亮之法入神,两人虽行马不快,但不过一刻便至徐庶府前。

陈到抱拳行礼,“人已送到,我且先回。”

诸葛亮道:“有劳,陈将军。”

陈到调转马头回返,诸葛亮下马,将马栓在府前门柱之上,开始扣门。

三响过后,府门半开,一家丁探出头问道:“可是拜访我家老爷?”

诸葛亮道:“烦请通报,就言诸葛孔明来访。”

家丁道:“先生,请跟我来,老爷正在书房习书。”

诸葛亮道:“为何不去通传一声?”

家丁道:“老爷吩咐,若是有人求见,引入书房便可。”

诸葛亮道:“你且在前面带路。”

家丁将诸葛亮带到徐庶书房门前停下,叫诸葛亮门前稍待片刻,自己上前通传,家丁喊话:“老爷,来客诸葛孔明求见。”

徐庶停下手中写字,将毛笔架在笔架上,起身开门。

徐庶推开书房,走了出来,见是诸葛亮,心中高兴,讲道:“孔明到来,快快随我入屋。”

诸葛亮道:“元直忙碌,多有不便,我一闲人打扰,还愿见谅。”

徐庶道:“我可盼着你来,何来打扰一说。”

徐庶讲完又对家丁吩咐,“你且去准备好酒,好菜,我要招待贵客。”

家丁应是,返身下去准备酒肉,诸葛亮随徐庶入屋,徐庶关好房门,二人席炕而座,徐庶将桌上笔,砚,竹简搬到屋内一桌,又拿出一碗黄豆和一壶茶水,两只铜杯置桌。

徐庶给诸葛亮倒了一杯茶水,叫诸葛亮饮用,诸葛亮也是口渴,也不客气,一饮而尽。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诸葛亮到达新野城时已是七日之后,新野城十里见方,城墙高不过一丈,城门有数卫把守,诸葛亮入城,便引起注意,一铁甲将军拦住诸葛亮。

此铁甲将军乃是陈到,陈到问:“先生可是来访徐军师?”

诸葛亮道:“正是。”

陈到问:“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亮道:“正是在下。”

陈到道:“你且随我来,我带你去军师府上。”

诸葛亮道:“有劳。”

陈到叫城门卫牵马一匹,自己骑上,领着诸葛亮往城中去,徐庶府入城不过一里,街上行马,走的倒是不快。

诸葛亮问道:“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陈到答:“小人陈到,南阳人。”

诸葛亮道:“我见将军气宇宣昂,面态沉稳,乃有大将之风,未曾听元直提起。”

陈到答:“我乃数日前,投得刘使君,军师不知也是当然。”

诸葛亮问:“不知陈将军,此前做何营生?”

诸葛亮心想,自黄巾乱起,乡里各置乡保民兵,身怀武艺,又知晓兵事者为首,英雄之辈倒是不少,黄巾乱定,各有心思,大如宗贼,小如结寇,有投明主者,有附门阀者,不知这陈到将军属于哪类。

陈到答:“我乃伊籍之侄,曾在荆南军中效力,叔父言这乱世以至,若想济世救民,便要寻得一明主投之,刘使君有英雄之志,又乃是当今皇叔,我当助他一臂之力。”

诸葛亮与伊籍有一面之缘,诸葛亮在荆州十余载,荆州人事倒也研究得透彻,伊籍为刘表别驾,大小事务条理分明,其性情温和,刘表依为股肱。

诸葛亮讲道:“原来是伊柏机之侄,失敬,失敬。”

陈到和诸葛亮年纪倒是相仿,陈到却看去老上些许。

陈到回道:“客气,你乃是军师好友,定也不凡。”

诸葛亮道:“略有些见解,哪比得上元直。”

陈到心想,刘备奇缺谋士,徐庶若能将此人荐于主公,倒也是份机缘,只是此人甚是年少了,不知有何才能,需相探一番才是。

陈到道:“主公有雄才大略,先生若是不弃,可为主公谋士。”

诸葛亮答:“此来新野,只为拜访好友,若有机缘,定要见见将军所言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