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道:“你可曾去访他,其才并不弱于你我。”
徐庶道:“州平其性,你我皆是了解,想叫他入仕,怕是活不了几载,若是做个山野村民倒是快活。”
诸葛亮叹气,点了点头。
很多儒士不愿出仕,大概是对朝廷非常失望,有些儒士甚至向往周公之世的那种社会和生存环境。
周文王之时便是邦国治,也就相当于现在联邦治,一个州进行自治,君,士丈夫共治的方式。
但现在一点不现实,至秦统一六国后,国家变成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士丈夫用官职区分等级。
诸葛亮讲道:“我等下棋可好。”
徐庶道:“可是五子棋。”
诸葛亮道:“甚是简单,我仿制一棋比那有趣一些,我叫做孔明棋。”
徐庶道:“你且拿来,我等两人也好打发时间。”
诸葛亮回屋,拿出木盒一个,放在桌上,诸葛亮摆弄数下,棋盘便开,甚是精致,上面打磨的石头,一边各有数十枚。
徐庶手上执棋,突又想到何事,问道:“若想让世人知刘使君,礼贤下士,用何计也?”
诸葛亮手执一棋,丢在棋盘之上,讲道:“多请几次,便可。”
徐庶扼首,以示了然,两人继续下棋。
日落之时,诸葛均便做好饭菜,两人用完晚饭,徐庶又与诸葛亮聊了一个时辰,便觉眼困。
诸葛亮的茅屋倒是有间空床,徐庶在此过夜一朽,留下二两纹银,第二天一早告别诸葛亮回新野。
诸葛亮收拾一个包裹往江东去,走水路倒也方便,七日便达。
诸葛谨现为孙权长史,兼海盐县令,足见孙权被其重用,若是为孙权谋士,只也是拿份年薪,兼职县令就是实权人物了。
诸葛谨年纪大概是有三十二岁左右,正值壮年,在江东颇有名声,年轻的时候在豫章郡为吏,一个干部从基础开始干,自己的叔父又是市长,干了几年名声就起来了,被刘繇看中,调去做谋士,刘繇被孙策所破又跟孙策混。
孙策死后,就跟孙权混,江东孙氏军阀的武将甚多,文臣偏弱,诸葛谨能得重用,其一,此人有才,其二,此人有名声,交际圈子广,政治资源丰富。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徐庶道:“孔明,我有一事相托?”
诸葛亮回道:“但讲无妨。”
徐庶笑道:“曹操兵临城下之时。”
诸葛亮道:“为何?”
徐庶道:“去江东一趟。”
诸葛亮点头,心中了然,他也是有些时日未见其大哥诸葛谨,徐元直为刘备谋,必会联盟江东共抗曹操,诸葛谨乃是孙权近臣,江东态度决定未来联盟的成败,此行倒是事在必行。
正值年后正月,也好与其兄长过个元宵。
诸葛亮道:“元直不讲,我也准备这几日住江东一趟,若是元直有话相托汝兄,我定将话带到。”
徐庶道:“现讲其他,为时过早,你且一探江东与荆州可否有联盟之机。”
诸葛亮答:“此事倒是容易。”
诸葛均已经将酒摆好,诸葛亮与徐庶边喝边聊,徐庶见不远处黄角小儿的似是在听,面上平静无奇。
徐庶问道:“此小儿乃是何家公子,倒是有些性情。”
诸葛亮道:“此乃马良之弟,马谡也。”
徐庶道:“处事不惊,日后定也能成大器!”
诸葛亮道:“此小子,机智非凡,常有奇思怪论,我甚是喜爱。”
徐庶又转话题,“自黄巾事起,这天下分裂,诸候割据,战乱四起,百姓水生火热,曹操又挟天子以讨不臣,二十余载,这天下诸候也不过掌数,若是这诸侯皆灭,曹操篡汉则指日可待也。”
诸葛亮道:“刘备可挡否?”
徐庶叹道:“刘备素有仁义,以兴复汉室为已任,又有高祖之姿,能聚得人才,不重出身,也是成大事之人。”
诸葛亮道:“曹操拥七州之地,聚天下名士,其锋不可争也,只可慢慢图之。”
徐庶道:“若是孔明治一郡,一州,如何治也?”
诸葛亮道:“修水利,治吏法,与民生息,以身作责,不出数载,便又是一番模样。”
徐庶道:“孔明倒是深得其中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