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夏候渊百里急行军,刘备伏击曹操

这个会议开完就吃肉,喝酒,聊天,天黑就散了,张飞最近的话是很少的,天天攻城,累的很,又不能喝醉,开会就在那里打瞌睡。

一听吃饭,喝酒,马上就精神了,三日后依计行事,关羽伏击夏候渊,夏候渊队伍齐整,丝毫不慌乱,整队防守,关羽没搞到到什么好处就撤兵了。

夏候渊进入到汝南城,刘备又来搞诱敌,夏候渊坚守不出,刘备攻打了二天见不能胜就撤兵了,合情合理,夏候渊和曹操都没有怀疑,曹操的大军三天后到来。

汝南城三十里外,曹操军兵过后,只留后军,后军都是运输粮草的,刘备领一万主力兵马,从山丛里冲出来。

曹军一下子就慌乱了,曹操令将领组织防守,当曹操的大军刚调个头,后面又冲出来一队兵马,关羽一路,直取曹操,曹操吓坏了,虎卫护着曹操就开始撤退。

曹操没跑多远,又出来一路,张飞一营兵马,追着曹操跑,曹操叫徐晃垫后,又开始跑,没跑多远,赵云一路兵马又在前面截路,夏候敦留下来抵挡。

曹操带着兵马跑到汝南城的时候,身边兵马不过千人,不过曹操的将领都不是凡手,能组织有效的抵抗。

曹操进到汝南城,又带了五千兵马反攻刘备,刘备看曹操反攻自已,没等曹操到来就先撤了,刘备这次算是大胜而归,二万兵马打曹操五万兵马,把曹操的粮草烧了,又杀了曹操数千人。

刘备撤了之后,又扎营跟曹操相待,刘辟和龚都跑慢了被夏候渊杀了。

刘备知道不是曹操的对手,开了个会,大军开始撤退,曹操一看,刘备要跑了派了十个大将,分成十路,一路追,追到荆州地界就不追了,刘备回到新野城,一点兵马,少了一大半,心都凉了一截。

曹操收兵回许都,休整了二三个月,九月又出兵攻打袁尚,袁尚联合并州的高干,防守曹操攻来。

袁绍官渡大败身亡,家族势力还是非常庞大,曹操如果一路打过去,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曹操只能用拉拢,分化的办法为辅,亲领大军为主征讨袁尚。

袁尚是袁绍的继承人,兵力大概在五六万左右,掌冀州刺史,驻邺城,并州刺史高干,青州刺史袁谭,幽州刺史袁熙都有数万兵马。

曹操要平定四州之地,首先就要打败袁氏家族军阀在四州的军事力量,四州数十郡,袁绍一败后,四州士家门阀纷纷向曹操递降表,幽州的鲜于辅,田豫,阎柔也纷纷倒戈。

曹操得几州士家门阀粮草,战马支助,一时兵力大盛,粮草充足继续攻伐袁尚,刘备打汝南,曹操回军,袁谭见曹操不打了,自己和袁尚打了两场,损失惨遭重,便领败兵回冀州南皮,龟缩不出。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曹操派夏候渊领前锋部队先行,夏候渊有急行将军之称,急行军日行二百里,人走路的速度是每小时五公里,小跑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10公里,二百里路程需要不停的小跑十几个小时。

这需要士兵有强魄的体力和耐力,当然严格的军纪是必不可少。

刘备收到消息,曹操带大军赶过来,更有夏候渊为先锋,几日内便能到达汝南,刘备叫众武将,谋士前来商议对策。

刘备愁容满面,讲道:“袁绍兵败,曹操回兵,如何是好。”

关羽道:“大哥,无需担心,曹操兵马长途而来,必会疲惫,我等趁其不备,必能大败曹军。”

刘备道:“云长所言极是。”

刘备又望简雍问道:“简公以为如何。”

简雍道:“夏候渊正在赶来,三日后便到,我等找一山坡,伏击便是。”

刘备道:“此计甚和我心,不知何人为将。”

关羽道:“某愿替大哥斩了夏候渊。”

刘备摇头,讲道:“夏候渊非蔡阳之辈,我叫益德,子龙助你,将兵马为三营,待夏候渊过路,三路齐出,定能一举消灭曹操先锋部队。”

糜竺道:“主公不可。”

刘备看向糜竺疑惑道:“为何?”

蔡阳被我等所伏,曹操必定会吩咐夏候渊小心为上,我等计策施一次便可,同样计策再去用一次反而会不灵了。

刘备道:“那该当如何?”

糜竺道:“我等放夏候渊入城,我等撤兵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