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其它小说 > 对入朝堂 >

第104章 第 104 章

东宫的大太监方青连忙凑近替李弘炀拍背顺气,小半晌后咳嗽声才渐渐小了起来,他端起桌上的茶水递过去,李弘炀接过饮了几口,待气息平稳些轻声道:“怕什么,让你把东西送上去又不是让人去死。”

季思在心中冷笑两声,对这人不要脸的性子嗤之以鼻,这东西是他送他的,好处被李弘炀占了,坏事全得自己背锅,真要出点什么事,第一个受责的就是自己,那时候李弘炀不仅不会替自己说话,说不准还会倒打一耙,到时候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半分好处没讨到落了一身臊。

他不知道李弘炀安了个什么打算,却晓得这人生得是什么心思,这盒子里的东西是个烫手山芋,他拿了不行,不拿也不行,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法子拒绝,这时候季思有些慌了。

看着季思唯唯诺诺又惜命的模样,晏怀铮笑出声来,“季侍郎,你误会殿下的一番苦心了,这无根并不是毒药,就是味普通药材,吃下去也对人体无碍,殿下只是担心你此去喀什本就是奉了皇上旨意为了这九节雪芝,若是这一趟一无所获,你猜皇上会不会怪罪于你?”

他说到这儿停顿下来,打量着季思表情,见没有什么不对劲儿继续道:“这次殿下受奸贼所害,幸亏福大命大

才转危为安,这个节骨眼上各方虎视眈眈,殿下正是惜才用人之际,季侍郎跟着殿下没有十年也有八载,殿下还能害你不成,这东西不是催命符而是殿下给季大人的保命符,季大人莫不是不想承这份好意,就是不知是有了保命的法子,还是,想寒殿下的心?”

晏怀铮能耐一直不低,生就一颗八面玲珑心,揣摩人心玩的实在高超,这番话说的滴水不漏,三言两语便把季思顶上风口,再说下去就显得季思不知好歹已有二心,直接将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季思在心中把晏怀铮骂的狗血淋头,面上还要装作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恍然大悟道:“是下官愚昧了,未曾想到这般复杂,若是没有殿下,下官脖子上的脑袋这次怕是真保不住了。”

李弘炀抬眸和晏怀铮对上视线,露出心照不宣的眼神,后者将盒子往前凑了凑,“季侍郎,收下吧。”

“下官谢过殿下。”季思垂着脑袋道。

“行了,”李弘炀揉了揉眉心说,“有些乏了,你先回去,后头的事该怎么做不用多说吧。”

“是,下官告退。”

等季思捧着盒子退了出去,李弘炀又开始撕心裂肺的咳嗽起来,晏怀铮和兰先生脸色一变见状便要上前,被他摆了摆手拒绝,小半晌后才平稳下气息。

“殿下这身子还未养好不应该出宫的。”兰先生语重心长道。

“这段时间宫里头乱的很,看得心烦,更何况有些事还是得我亲自瞧过才稳妥。”

晏怀铮示意苏青去添了热茶,随后想想还是没忍住张口问道:“殿下还在同娘娘置气吗?”

听见这个问题,李弘炀抿了抿唇没出声。

“娘娘这么做也是为了殿下大业着想,”晏怀铮犹豫着,还是劝了一句,“娘娘用心良苦,每一步筹划都是替殿下清除异己将路给铺好,成大事者应该更狠一些,有舍有得方能顾全大业,这个节骨眼殿下不应该同娘娘生气。”

“怀铮,”李弘炀盯着前方的香炉打量,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语气淡淡地问:“你说世上所有的父母都是疼爱孩子的

吗?”

晏怀铮张了张嘴想回答,可脑中浮现这几日发生的种种,那句“是的”却出不了口,最终只是闭口不言。

“殿下,”兰先生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成大事者总归无情些,优柔寡断那是弱者所为,殿下与其思考这些不如想想如何借着这次机会得到最大的好处,莫要错过良机。”

闻言,李弘炀盯着香炉的眼神一暗,心中思绪翻涌,季思这步棋走了出去,是死是活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香炉轻烟袅袅飘散在屋里每一个角落,烟雾从窗棂中散出去,融进风中,糅进云中,季思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缓缓抬头望着天上散了又聚的云层,云层不似洁白而带着一点乌黑,乌压压的堆积在一起有些压迫,让天与地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仿佛伸手就能碰到。

“季侍郎怎么了?”带路的小太监见他停下脚步也停了下来,仰头看了看,没瞧出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只好一脸困惑的问。

季思看了一会儿便收回视线,没有回小太监的话,自顾自的抬脚往前走去,李弘炀选的这处别院有些远,来时还是亮堂的,等回到城中时天色已然暗了下来,外头街道传来热闹的吆喝声,季思本在闭目沉思,听见动静掀开轿帘打量着外面,余光瞥见一个人的身影,眉头一皱连忙唤道:“停轿。”

轿夫面面相觑将目光看向那小太监,后者知晓轿中这人性子喜怒无常也不敢拒绝,连忙将轿子停稳当了,随后季思便躬身走了出来理了理衣衫。

“侍郎大人有何吩咐?”那小太监问。

“哦,有些私事,”季思指了指一旁的花街,笑的有些意味深长,“这处离我府上不远,我待会儿自行回去便是,有劳小公公跑这趟了,还望回去后莫要同太子说起,省得他怪我荒唐。”

他一边说着一边解下腰间玉佩递过去。

那小太监推迟一番见他盛情难却索性接了下来,在心中盘算着玉佩值多少钱,面上笑得合不拢嘴客气道:“侍郎大人自便,那奴才就回去复命了。”

“公公慢走。”

季思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