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先帝遗旨

先帝遗旨

先帝遗旨

翌日,天明。

纷纭的雪花在房顶落下薄薄的一层绒毛毡子,鳞次栉比的房梁上,大红灯笼慢慢解下,宫女太监埋头清理寿宴最后的痕迹,内务府总管又紧接着着人送上鹅黄宫灯。

两边上的禁军搓着手臂,总觉得今日的天气异样寒冷,好像有一股自深渊刮上来的风,打着旋儿要将人吞噬。

行政殿外,跪地请愿的御史却感觉不到丝毫冰冷,手中拿着地笏板放在膝盖之上,火僵直、或佝偻的脊背上也留下了雪花墨子,湿意浸透了衣裳。

早朝开始,宫门外络绎走进文武百官、贵族公卿,都若有所思地扫了几眼跪求的御史们,死谏之臣让人钦佩,可也要看谏的是什么。

降罪摄政王,此事实在有些复杂。

摄政王是辅国之臣,更是如今皇室之中齐氏凋零血脉中唯一可称得上扛鼎之臣的人,他若下去,谁能上来?

若是百官齐心,倒也无所忧虑,但眼下朝中明显还藏着奸佞,起哄亢 奋地逼迫齐璞瑜认罪落马,这厢若是真将摄政王拉下马,那朝堂之上难免混乱将起。

但,偏偏邢子濯又言之凿凿。

唉。

低沉叹息,朝臣缓缓列位归班,走进行政殿内,静候皇帝。几位御史也站了起来,我那个行政殿里面跪着,正视那金灿灿的龙椅宝座。

忽地,小周公公从左侧走进,“皇上驾到,摄政王到,太后到!”

众人一惊,前两日太后和摄政王都没有出现,怎么今儿竟一起出现了?跪地的御史们登时有些犹豫,看着笏板上准备好的

说辞,忽然有些开不了口了。

很快,齐璞瑜、冯九卿、齐尚三人便从两侧上前,依次入座,群臣山呼万岁,行过礼节,方才打量起上方三人。

比起前两日,今日的齐尚看起来倒是精神饱满,面带红光,嘴角似乎还带着浅浅笑意,气态悠然了许多。

而齐璞瑜与冯九卿,众人细看,似乎跟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不见惭愧,也没有愤怒,淡然从容,泰然得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