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歌谣之祸

歌谣之祸

歌谣之祸

歌谣仿佛一日之间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列国使者在酒楼中寻欢作乐消遣时日,将这首歌谣记得清清楚楚,私底下只怕又要算计些什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众人免不了就想起来当初在京中暗传过的,摄政王与太后有私情一事,如今朝臣百官新旧更替,本就矛盾重重,自然有人推波助澜,将这首歌谣传唱得越来越广。

不用想就知道是姚家残余势力的手笔,想要借着这使者入京的机会,借机打压摄政王与太后,想要借着“口诛笔伐”,将两人拖下泥潭。

冯九玉在府中抱着娇妻不觉,等歌谣传遍京城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却已经晚了。

齐璞瑜比他反应更快,几乎就砸混乱将起的时候,一张告示便贴在城门墙角之下。

告示的内容只有一个,姚家余党作祟,意图搅乱朝纲,捏造谣言,如有人敢乱传谣言败坏风气者,同为叛国逆贼,巡逻禁军可以先斩后奏。另,凡有姚家奸细线索者,一条线索,可得赏金五两白银。

告示一出,那歌谣传唱顿时消减了许多。

齐璞瑜雷利风行,势要将混乱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竟直接派禁军,讲几个肆意张狂的流氓按在菜市口砍了头,尸体吊柱子上一夜,鲜血染红整个行刑台。

有此前例,那风头直接便被按压了下来,就算有人想私下谈论,也要想象那“叛国逆贼”四个字,自己担不担得起。

然后谣言已出,有些事就算不说,人心自有思量,越是压抑,约有不惮恶意揣度人者在暗中讥讽笑骂。

冯九卿与齐璞瑜倒是丝毫不惧,反正他们二人早就做好了准备,垂帘听政、高位摄政,无论是谁坐在这两个位置上,都多多少少会担上污名。

况且,那歌谣牵连的又不止他们,还有先帝,以及百官朝臣。

就是他们不动手,那些百官朝臣也要动手,甚至于那些才刚刚入朝的进士,身上还放着读书士人的激情与冲动,越加难以忍受,当即在城中酒楼拍案而起,怒斥奸贼祸国。

士农工商,士人之所以为人所敬佩,不只是因为他们可以读书取士一飞冲天,可以平天下争吵刚,还以为读书人自有“风骨”,能“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