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断头血腥

说话间,刘向已经投下了死签令。

两人目光一凝,便见那刽子手手起刀落,喷溅的鲜血射出老远,将凑上来观看的百姓吓得惊叫一声,下意识蒙眼倒退,有许多人竟瞬间吐了出来。

齐璞瑜吃笑,“既然害怕,又为什么要来呢?”

“大概是想看个热闹,但总有那么几分爱国心在里面,”冯九卿平静地看着那颗苍老滚落的头颅,长舒口气,“虽然手段有些卑鄙,但总算将人除了,也算少了一份大敌。”

无论姚子晋如何嘴硬,但无法否认的是,群龙无首,战力比不如之前。

底下的人慢慢散开,齐璞瑜凝望着那血腥断头台,直至收尸的人上去了,才终于回答了冯九卿的问题,“姚子晋有后招是必然,但那又如何呢?姚子晋一除,接下来,就该整顿朝纲、筹备科举了。”

今年朝中去了许多人,受姚子晋连累,胡须朝中会多许多空位,这些位置总有品性过得去的老官填补,后续仍要选择适当的新人培养。

而要培养能够让东华蒸蒸日上的新人,朝风不可乱!

齐璞瑜莞尔,忽然靠在窗口问她,“大理寺已经重修了东华律法,今日之后,便会付诸

实践,其实并没有多大改动,但朝中之人数年懒散昏聩,老者众多,你可有何想法?”

冯九卿挑眉,“你想卸磨杀驴?”

“话,不是这么说的,”齐璞瑜无奈,“若是朝中紧一批新人,前辈固然可敬可佩,礼部尚书中年级极大的人不少,左右侍郎资历也并不低,按理说,早该升为尚书,就比如…礼部方毅。”

新的局面,有的老臣就该下去了。

这不仅仅是为了少主考虑,还为了那些老臣自己。

冯九卿沉默良久,才道:“这件事,你应该自己同皇帝说,皇帝必然明白这个道理。礼部尚书年纪的确太大,为了对付姚子晋,才勉强每日都逼着自己上朝,以他的年纪,本就该衣锦还乡才是。”

她顿了顿,又转过头,冲齐璞瑜挑了下眉头,“你的伤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