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
一心为民
霎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放在了姚子晋的身上。
满朝文武,再也寻不到第二个“姚大人”,但冯姚两家能够井水不犯河水已经让人大呼幸运了,没想到这次冯九卿竟然要将这个差事主动交给姚子晋。
莫说姚子晋,就是冯宇都被惊呆了。
“天后?!”冯宇诧异地看着她,一脸看“傻女儿”的表情。
冯九卿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嘴角挂满笑意,“姚大人忠君爱国,为了东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虽未太常寺卿,掌管祭祀之事,但想来救济难民这等小事,定然难不倒姚大人。”
有阴谋!
姚子晋条件反射地想到了这三个字,一瞬诧异之后,便又不动声色地走了出来,坦然自若地见礼道:“启奏太后,为国尽忠,为民分忧,乃是臣下之职,臣求之不得,但只怕臣年时已高,老眼昏花,这么重要的事,老臣以为,还是摄政王比较妥当。”
“老大人自谦了,”齐璞瑜含笑道,“老大人乃璞瑜之前辈,为官多年,一心为民,奉公守法,经验丰富,璞瑜乃是一介武夫,这样急需细心的重责大任,自然还是老大人合适。”
满朝文武,震惊不已。
“一心为民”?“奉公守法”?这确定不是在反讽?
冯宇眨了眨眼,目光在冯九卿与齐璞瑜身上移了移,若有所思地看向怔愣住地姚子晋,默了默道:“…老臣也以为,姚大人曾为国相,足堪此任,毕竟朝中无闲人,大人想必不会拒绝吧?”
但姚子晋此刻警觉性极高,下意识就道:“冯大人客气了,你我同朝为官,在下一介愚夫,这样的事——”
“这样的事,当然只有姚大人可以胜任,”冯九卿迅速打断了他的话,意味不明道,“姚大人若是认为自己老眼昏花,无力朝政,哀家也不是不可以让大人衣锦还乡。”
这分明就是陷阱!
姚子晋脸色难看,目光阴沉地打量着冯九卿,似乎想从她那张淡漠年轻的脸上看出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奈何冯九卿早就已经将脸皮练得可比城墙厚,经丝毫没露破绽,很是诚恳信任地看着他。
“姚大人若是不说话,哀家就当你答应了。”冯九卿快刀斩乱麻,“既然如此,户部尽快拿出个赈灾规程、拨出银子来,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