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上一炷香

上一炷香

上一炷香

中年人姓李名涛,字无风,乃是大理寺卿中年游学时在外提点过的学生,说来不过点头之交,两人相差已有二十岁。

可李无风却是个耿直善正之人,虽科考落榜,却在教书育人一道别有所长。若非当年落榜,得蒙大理寺卿提点,李无风也不会开办胜贤庄,更不会有今日这般乱中有静的景象。

李无风素念大理寺卿的指点之恩,奉为终生之师,是以尽管二人看似关系疏远,便是亲人也未必料想得到,但却是大理寺卿最为值得托付之人。

因为,李无风自在局外。

不如一亭台楼阁,转过浮在水面的九曲游廊,两人方来到了李无风的居所。居所雅致,

青木幽竹,泉水叮咚,背靠悬噗,左置竹筏,右设月台琴香。

“先生此居所,倒是极适合隐居。”

齐璞瑜诚心叹道,将来若是自己也能隐居,必也要选个雅筑小居,不必太大,只需五脏俱全便是。

但一想到将来,齐璞瑜又忍不住好笑,现在的事情还没有搞定,将来的事情又能如何呢?

李无风请他坐于竹席之上,盘膝端来矮竹子条案,从红酸枝木架上取下茶叶,煮以山泉,而后才缓缓从化条案下方拿出一个照鹤翅纹样雕刻的楠木盒子。

齐璞瑜将玉佩放在他面前,若有所思道:“这玉佩,可是旧物?”

“哦,这个啊,这白玉本是吾母所留。”

李无风坦然一笑,将白玉拿在手中,眼中透出一丝怀念味。

“当初科考落榜,自觉对不起母亲,吾寻死意入河床,便是老师将我劝下,提点于我,虽不能登入庙堂,却能调 教学生,也不负读书二十载,学生如醍醐灌顶,便将此玉赠给老师,以作拜师之礼。”

大理寺卿当年也是铮铮铁骨之人,却不想晚年却落得这个下场,齐璞瑜叹口气,又将楠木盒子拿到面前,“这便是他收集的证据?”

“这些东西送到吾手上时,老师曾说,将来若廖府有了变故,便将此中书信公开,但因怕学生沾染祸害,故不忍吾看,更不让吾再上京拜会,”李无风苦笑,“老师既说此话,吾便有预感,迟早…会有这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