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另一版本

中年人杨有农老实在在的坐在自己位子上,抬眼看了下火气更加压不住的苏瑛,一抬脚,走了。

董事长,不是我不讲义气,实在是…你自求多福吧!

孟河被苏瑛拉着,进行了长达半天无停歇的商业培训。

也知道了有关今天这事的另一个版本。

“公司早就与人有这方面的合作?”

孟河翻看着手中的由他亲笔签名的这份文件,回想了半天,愣是没想起来他到底啥时签过这份文件的。

闻听此言,苏瑛的脸,更黑了。

感情之前那无数份的需要董事长签字的文件,你所谓的都是仔细看过、考虑清楚才签下的名字,都是说着玩的喽?

苏瑛反应很快,见微知著。

孟河这次反应也很快,说完就立马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苏瑛姐,别生气,千万别生气!生气会长皱纹的。你听我说,我绝大多数文件都是仔细看过才签名了,这一份只是例外

,绝对是例外!”

我信你个鬼!

苏瑛的冷刀子嗖嗖的扎向孟河,要不是孟咸鱼脸皮够厚的话,这会早已是千疮百孔。

孟河心虚的低头仔细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读文件。

兴远崛起之前,泰市有三家精品蔬果园,但其中一家名为“绿印”的蔬果园在去年就主动避兴远锋芒,转型种植普通蔬果。

手中这份文件正是跟这家识趣知进退的绿印蔬果园有关。

绿印蔬果园转型后的生意谈不上差,但相比转型前收入还是少了不少。在今年初,没人知晓的,绿印蔬果园又有一半的土地转回了精品种植。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苏瑛。是苏瑛主动找其提出合作,合作方式也是和今天一样的技术入股。

“吃独食一直都是商场上的大忌,所以,兴远公司一直没有涉足普通蔬果这一层面。而实际上,一直有很多人想找我们兴远合作,进行普通蔬果的贴牌售卖。只是,我一直没同意。”

“另外,公司往外发展也需要技术入股,这种能拉大家一起赚钱的扩张模式。泰市是大本营,所以这种扩张模式没什么体现。但出了泰市,技术入股当地的蔬果园,一来有利于

我们获得地头蛇的支持,二来也省去了因为路远而造成的各种管理、公关等方面的麻烦事…”

苏瑛给孟河讲解着。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绿印蔬果园因为其识趣的让出市场,便成为了苏瑛的第一家试点对象。

也因为是第一次试行这种合作,技术支持换来的绿印蔬果园股份也没今天这次多,只有余建辉的一半,区区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