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有心杀贼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说的就是一个领头人对一个集体的影响。

而村长对一个村子来说,就是起的一个领头人的作用。

就好比曾经的兴圣村,为何当初能全村投入建筑装修行业,为何在孟河尚未崛起前,兴圣村就于整个泰市的农村都鹤立鸡群。

按照孟河从奶奶口中了解到的村史,投身建筑装修行业是当年的村长确定的方向,是村长当初将所有村民都拧成了一股绳,才能让大家劲往一处使,造成了如今百万富翁在兴圣村遍地开花的景象。

兴扬村也有幸有了一个好村长,从引进孟河,到工农结合的新农业经济模式,到如今的兴扬农家乐,全部都是曹兴大伯一手一力促成。

兴扬村民都知道,若是没有曹兴大伯,他们今日恐怕连被戈家村挑衅贬低的机会都没有。

兴圣与兴扬两村,都是“将熊熊一窝”这句话的反例。

但戈家村,就是这句话的真实体现了。

戈家村村民的膨胀根本就无人约束,甚至翟国忠在得知戈家村有村民上门挑衅后,还暗中推波助澜,巴不得戈家村村民打上门去,狠狠的踩兴远公司脸面。

而戈家村村长呢,这几天想起来就打个公用电话。

打给谁?

兴扬村村长。

美名其曰,他们村作为晚学后进,需要跟兴扬村这个农家乐的前辈交流经验,好好学习。

要不是曹兴大伯涵养好,压住了自己火气,他打头就得带着村民跟戈家村干一架。

但每次接电话,为了让戈家村村长更膨胀一点,曹兴大伯都很平静。唯有接完电话,他才猛一拍桌子,生片刻闷气。

但也只是片刻,生完闷气他就看着电话想到某件即将发生的事,狡诈如狐的笑了。

这村长与村长,也是有差距滴!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曹兴大伯摇头晃脑的唱着清代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哀江南》,那叫一个抑扬

顿挫,悠闲惬意。

在越发膨胀的戈家村村长带领下,戈家村的人实在是不可能好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