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人也就今天这么点交集了,今后金天冬还是跟苏瑛、曹兴对接。
最终商谈下来,兴远公司划出以孟河家农田为中心的二百亩地,作为金老的实验药田。种什么药材、怎么种,由金老委派专业团队进行。以后的维护药田不被破坏,则是由兴远公司负责。
至于两方的合作具体条例,孟河作为闲人懒得看。
…
二百亩药田的各种监控器材都是由金天冬找专人布置的。
对于孟河的长期合作伙伴于六,区区一小镇子里的监控器材商,金天冬并不抱以信任。
为此于六还特地跑来将二百亩地附近的监控摄像头都给回收过去,并对因此可能造成的其它农田电路缺失,绕过这二百亩地增设布线完毕。
于六这次没收兴远公司一分钱,用他的话说,回收的摄像头正好把钱地抵了。可其实按通常情况,这种顾客原因造成的售后维护改造,肯定是要收费用的。
但于六会做生意,是个识趣的明白人。
兴远公司的承包田扩张,每一次对于六来说都是一笔监控布设大单。于六靠着兴远公司这棵快速成长的大树,早已赚了个盆满钵满。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sp;之前一起创业的两个年轻人已经是一家正经公司的老板,找合作伙伴不能再一言堂。于六也知道,现在公司掌权的已不单单只是孟河曹兴,还有一个苏总经理。
想要继续倚靠兴远公司这棵大树,让出蝇头小利,而增加兴远公司的好感,这是于六这种想继续深入合作的生意人必须要做的事情。
说到于六,其实不止是他,很多兴远公司的合作伙伴,也都因为兴远公司的持续扩张,生意上了好几个台阶。
比如最初的租卖农械的杨大德,承包田的扩张带来的就是农用机械的需求量成倍增加。
之前公司没组建时,孟河曹兴一直都是一事不烦二主的,租买农械都是找的杨大德。到得如今,采购主管叶朝暮市场调查发现,杨大德的报价还算公道,各种农械齐全,暂时也就没更换农械方面的合作人。
再比如人工混制有机肥所需原料的绿肥、饼肥的生产商,都
随着兴远公司的扩张,自己也进一步扩张。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孟河眼皮底下的,一家兴圣村的小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