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新农业经济模式?

孟河握李长华的手抓得更紧,再次强调。

“滚!”

看孟河越说越离谱,直接扯到他百年之后。李长华也是忍不住,再不敢放任孟河开脑洞了。

孟河瞬间坐回原位,“好了,说说吧,这补贴文件什么意思?什么来路?”

对于孟河这种能在疯癫和一本正经之间瞬秒切换的独特本领,李长华表示他不想做任何评价。

“这与兴扬村民签的长期用工合同有关…”

有关孟河手中的补贴文件来历,李长华一一道来。

这里的新农业经济,指的就是孟河当前在兴扬村所进行的包田赚钱再包田的滚雪球扩张模式。

不过,在孟河手中的文件中,对这个模式的着眼点并不是孟河不断赚钱包田扩张。

而是着眼于孟河包田给兴扬村这个村子带来的影响。

李长华亲自走访兴扬村调查到的数据表明,随着孟河不断扩张承包兴扬村农田,兴扬村的总体收入在稳步上升。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具体到个人后,因为孟河提出的长期用工合同,兴扬村所有包括家中无人在外打工的家庭在内,至今没有一个人因农田被承包而收入下降。

这与其它村子农田被承包后,老农和留守家庭妇女收入普遍降低的情况完全相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包田带动所有村民收入一起提高。

这便是李长华提出的,补贴文件名所写的新农业经济模式。

孟河听了解释后,却是有点傻眼。

“华哥你等会,你知不知道,你所定义的新模式是有漏洞经不起逻辑推敲的。你说因为我包田而达到了让每个兴扬村民收入都提高或至少不降低?这不可能的!你这因果关系随着我的发展是错误的呀!”

“而且不是我说大话,这模式目前只有我能做,其他人很难也不会傻不拉几的复制的。”

没让李长华费心思猜测,孟河紧接就开始解释。

孟河所说的漏洞其实也跟曹兴大伯也就是兴扬村长探讨过。

这会看似随着孟河包田兴扬村人人受益。

但这只是因为尚未涉及全村。

目前孟河承包农田对应的农户,都是主动找到孟河的。这些人本就想出去打工,以前是因为舍不得荒废农田又有些不愿背井离乡才没出去。

而现在有孟河来承包土地,自己种田与将田包给别人相比也就一年三千多块收入的差距,连打工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到。这算是在村民外出打工的选择天平上,压上了好多根最后稻草。

这类村民可以说是迫不及待的将农田甩给了孟河,只为了,出去打工提高收入。

包田给孟河的人都出去打工了,所谓的优先他们签长工合同自然也就没了可能。

目前与孟河签订长期用工合同的人,其实都是自己农田尚在的兴扬村老农和留守家庭妇女,并且还是以老农为绝对主力。

所以在眼下孟河包田量还不多的情况来看,的确是每个兴扬村民都收入未降低且一部分人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