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随便吃,顿顿都到阿姨家里吃!
这是孟母的原话。
两个死不要脸的就打蛇随棍上的,将这话当成了圣旨,基本上是天天、顿顿来蹭饭。
从曹兴家到孟河家,电瓶车需要半小时;从大垛镇李长华住处到孟河家,小汽车正常需要一刻钟。
半小时午饭来孟河家吃就算了,晚饭完全可以自己下点面条,再就着中午打包的菜吃得挺香。之前好几次孟河在兴扬村忙碌住曹兴家,孟河两人就是这么干的。
可现在曹兴偏不,他丫的说人多吃饭热闹。
至于李长华,背靠燕京红色豪门,区区每天二十左右的汽油费他老人家也就挥挥手的事。
“小芮,绝对手艺见长!这腊肠,蒸得好!这油炸花生米,炒得…”
“阿姨,这青菜梆子腌制得,风味独特,回味悠…”
两节操都不要的货,在那睁眼说瞎话的夸赞着小圆桌上的菜式。可其实腊肠是大铁锅里放水用箅子蒸的,孟小妹只要负责往灶膛里塞秸秆就行。
油炸花生米是孟河早上炒的,孟小妹只是从一大罐中倒出了一盘摆桌而已。
至于青菜梆子制作的坛子菜?
那的确是孟母腌制的,手艺的确好,味道那没得说!
按孟母说,这可是有祖传秘方的,她谁都不会告诉。儿子?她还能走动之前连儿子都不会透露!
所以,天天整点来蹭饭的两货,连午饭都要扒拉点坛子菜混着饭吃。本来是孟母腌制了自家吃的,并不多,现在又多了两个顿顿无坛子菜不欢的蹭饭玩意。
那腌制青菜梆子的细口坛子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清空,而今天,已经是剩最后小半盆了。
“我屮,给我留点!”
孟河刚盛完面条,走进客厅,就看见孟小妹、曹兴、李长华三人正一人一手把着瓷盆边,准备分割最后剩下的一点腌制的青菜梆子。
孟河正箭步冲上,即将抓住瓷盆。
一双筷子却是啪的一声打下,“一边去!还直接伸手,怎么好意思跟妹妹和客人抢东西的?”孟母斜睨着孟河说道。
“妈!”
我是你亲生的吗?
这是孟河这个悲愤字眼背后的潜台词。
然而,孟母毫无反应。
这日子,没法过了!
看着美滋滋瓜分青菜梆子的小妹三人,孟河仰头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