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噼里啪啦的火光炸响声中,此时围观的兴圣村民中不乏这种念头。如果孟河知道这些村民的想法,孟河只能说图样图森破。
先不提大垛附近最便宜的承包田,也就是兴圣村本地农田已经被翟国发承包走了想学孟河那包田成本必然增加。
再说那些种植技术,自从空心菜大卖后总能看见有村民来请教孟母。每个村民说起来都是想让家里自给自足的蔬菜更好吃,只单纯这个想法的的确有,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当孟河不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思吗?
孟河只是不说而已。
看见赚钱的东西,周围的人便一窝蜂的跟上,这是人的习性自古便有之。
就比如新闻上经常报导的,一村人都种葡萄苹果几年后却滞销的,有的是政府号召导致,但绝大多数都是跟风发展。看见
第一家赚钱,第二家第三家也就随后跟上。最后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种植同种作物,若不能探出新销路,滞销是必然之事。
这些孟河不会跟那些想自己也包田种菜的村民说,因为就算说了,也会被人认为这是在挡他们财路,反做了小人。
其实要问孟河乐意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跟风他吗?
孟河会回答不乐意,孟河自认不是圣人,连圣人的百分之一都没有,所以他不乐意。
但如果说有村民真心实意拎着礼上门拜师孟母,那孟河还真就不介意帮忙暗中施展土地公威能。
除了,孟河会要求必须在其中占小部分股份。
可问题在于,那些手机录音与笔记本一起上记得无比认真的村民,没有一个说真切感谢孟母的。口头感谢倒是不少,但实际行动上,一个也无。
有些东西得来的太过容易,所以人也就容易忘了感恩二字该如何去写。
孟河并未阻止孟母的普世思想与热心解答,只要老妈高兴就好。
最重要的是,孟河知道,若没有土地公威能的加持改善口感,就算将绿色有机无污染概念也运用,那再怎么跟风种菜也终究都是一场空。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孟河已经能够预料到,那些问孟母讨教技术,并准备付诸实现的村民的未来状况。
小妹在不住碎碎念的搬运自己宠物,留下孟母在家门口围着车低调又内敛的为儿子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孟母对外都是说孟河全款买车。反正卡里的确有钱,也不能算虚话,孟河也就由着孟母学学曹母了。
至于孟河自己此时正站在二楼窗口,看着下方三三两两的村民,跟林伊通着电话。虽然买车算不上什么大成就,但孟河还是想要跟自己心爱的人分享一下。
“…那大老板,我有没有红包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