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是周六, 两人都不必去学校。
早餐后,黎明月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读起了英语。
沈砚冰倍感惊奇, “你从哪学的?”
“美院的老师总说,要掌握外语才能走向世界。”黎明月停下来,“你之前给平板下载过英语软件,我把它重新装在手机里了。”
沈砚冰:“……很棒。”
坐在茶几前的沈砚冰,总忍不住留一耳朵关注着阳台。
不得不说,公主殿下的自学能力可怕极了。
美式英语模仿得相当有韵味,音量不大却很清晰, 从最基础的单词字母开始,慢慢念到短句词组,没有不耐地反复读着。
半小时过去, 黎明月只进来添了杯水。
这让一大早不务正业的沈砚冰有些惭愧, 起身也回了书房。
她看了会资讯, 九点多时收到出版社编辑的消息, 找她约历史文学评论。
沈砚冰挑眉,有些意外对方的请求。
——她的这场论文派系风波不至于波及至此。
“如果您愿意多写几篇的话,我们出版社可以出一部合集力推。”
这家出版社在业内颇有名望,口碑极佳, 几乎是风向标式的存在, 每年力推的书基本都成了当年的爆款。
沈砚冰虽然和他们一向合作愉快, 也开了专栏定期发文,但也没想到会突然得到这样的优待。
——她不是什么业界大拿,更不是名人作家,有绝对话语权的出版社压根没必要这样捧她。
沈砚冰在网上搜了搜自己前几篇历史小传,这才发现讨论度奇高,远超其他作者专栏文章。
她若有所思地敲了敲桌沿。
沈砚冰没有让出版社主编等太久, 很快答应下来。
一直构思找资料到中午,沈砚冰才出了书房,黎明月坐在课桌前练字,神色认真。
她走近了,见到习作,不禁一笑,“家里毛边纸要用完了吗?”
黎明月点头,提笔在大字周围工整地练着小楷,“也没有生宣了。”
生宣极考验书法者的功底,沈砚冰家里本来就没备多少,黎明月来后多买的也是习作用的毛边纸。
沈砚冰见黎明月伸笔蘸墨,白瓷小碟已经染成墨黑,一点白都透不出来,黎明月蘸墨后起笔,不太满意,只好拿水往碟里调了浓度,小小的瓷碟极其不便。
黎明月竟然也没提过。
“待会儿去买石料时,再挑一套笔墨纸砚吧。”沈砚冰说。
黎明月抬头,“买纸就好了。”
“你要去参展,自然要备一套上档次点的,这样发挥才更好。”沈砚冰坚持,没好意思说现在这些都是她当初照初学者的水平买的。
黎明月却犹豫,“这些都很贵吧。”
她攒了一些钱,但离她印象中高品质文房四宝的价格距离还很远。
“还行。”沈砚冰回答。
工业化时代,笔墨纸砚的价格早就不复古代,但高档次有收藏价值的,价格还是令人惊叹。
她家里就收藏了一块价值极高的砚台,一直没舍得拍卖。
见黎明月面露难色,沈砚冰笑道:“当我送你的金奖礼物。”
黎明月没反应过来:“什么金奖?”
“滨大美院的展览,恭喜!”沈砚冰把手机名单亮给她,“今天上午出来名单了,你是金奖的第一名噢,下周肯定在最好的位置。”
黎明月面露惊喜,虽然她对自己的水平自信,但现代的审美不比景朝,她对得到现代人的认可欣赏并没有多大把握。
——这是她拿到的第一个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