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雄壮的徐川箫虽身着一袭文官袍,但难以掩饰尸骨堆里爬起的武将气焰。书房极为简陋,许多上任陵州城城牧刻意留下的古董珍玩,都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尽数典当,得来的金银全部分发给城中士卒,文官笔吏则一颗铜钱都没有分到手。
徐川箫重武,在他的眼里,拳头才是硬道理。
大雨连绵,徐川箫坐于空落落的寒酸书房,挑灯夜读一部兵书。
一名从宋国都城带来的心腹校尉,站在门口恭敬道:“大人,有人给您送来一封书信。”
徐川箫伸手接过,粗野地撕开信封,大红信纸滑落出来,歪三斜扭地写着几个小字:“ 不要出府。”
徐川箫瞥过一眼,冷哼一声,随手将信纸丢入纸篓,丝毫没有在意。
城主府外,一名红衣刀客屹立雨中,他‘看’着灰蒙蒙的天空,自言自语道:“好好天气,下什么雨。”
... ...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 ...
清明节,什么时辰上坟没有定数,早晚皆可。只不过今日陵州城的大雨,实在泼得厉害,坟头大多在城池西郊,离得颇远,许多平头百姓心疼衣衫,都希冀着能晚一些等雨小去了再去扫墓。
于是徐川箫一十六骑的出城,就显得十分显眼。
陵州城内青石板街道由中间往两侧低斜,平时不易察觉,到了大雨时节,看到雨水滑入水槽,才能看出明堂,十六骑披甲铁骑马蹄阵阵,重重敲在街道两旁的人心上,联系这名将军城牧在边境沙场上杀敌破百、以及日日在城牧府中杀人喝酒尽兴的血腥事迹,升斗小民们就愈发觉得这名军旅出身的城牧可以放心依靠。
城牧徐川箫一马当先,目不斜视,自然没有留意到一处高墙青瓦下,蹲着一个背上背着大剑的年轻人。
一名陵州城的老婆婆心疼少辈,默默地为他撑着伞。
那少年蹲在墙角,好不容易烧掉几张黄纸。约莫是觉得心意已到,就将剩下的黄纸放在了怀中。
老婆婆好心提醒:“给先人用的纸钱,放在活人怀里不好,年轻人,你还是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