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意大利-第四日·古董先生VS安吉洛

啧,中国男孩接着就紧张无措地缩起了头,非要在比安奇的面前装成一副【我不care你】的成熟模样。

虽然他也能理解这些小球员的自尊心理,毕竟他也是这么长过来的,但是……

一个当着比安奇的面直接哭出来的小男孩还要个什么面子啊,像他一样,直面自己且接受自己不好吗?

萨缪尔调整了一下耳麦的位置,在心中叹了口气,准备听听这一次的中国男孩是否会诚实地面对他的心。

于是他听到解说室里的中国苏尤为虚弱地说:“……这个问题我们等会再谈,比、比赛已经开始了,我们还是先解说吧……”

萨缪尔:“…………”

啧。

于是就将视线转回到比赛现场。

隔离板内,球台之前,在苏舟与意大利解说对话的空隙,第三局的比赛已然开始,且小比分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上升到了2:2平。

错过了前四分解说的苏舟开始苦哈哈地为众人变相补课:“抱歉了朋友们,趁着捡球的空隙,让我们稍微再复习一下前四球——我知道你们肯定是在专心看比赛的!我当然也在看!要不然也没办法为你们简单总结了!”

准确来说,这才是苏舟和意大利解说还能互损互侃的大前提,如果第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局的比赛一上来就无比精彩,还聊个什么与比赛无关的东西,早就一个个拍案叫绝高呼“好球漂亮!”了。

苏舟迅速地在脑中整理了一下措辞,以最最简略的语言来描述已经尘埃落定的四个比分:“——虽然时间线来到了第三局,[大天使先生的开局散漫期]已经结束了,但是比安奇先生看起来依旧没……”

“——既然你在说比安奇,”意大利解说果断插口道,“当然还是让我来解说我们意大利的球员!安吉洛·比安奇看起来依旧没有彻底地进入高强度的竞技状态,所以第三局的开局局势仍显得略有………呃,和前两局的差距不是很大,没有那么的精彩!”

“而先生则是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他的高稳定发挥,”苏舟不紧不慢地悠悠接口,“【任敌方水准高低,他自是岿然不动】——这句话翻译一下的话,大概是……”

意大利解说又道:“不过这样的局面必然不会持续很久,在七局四胜的比赛中,比安奇的发力期向来是在第三局,从未有过例外,而那个发力的点……”

……

………

在苏舟与意大利解说的一言一语中,场中的小比分已经极快地从2:2平、攀升到了雷蒙·博耶尔7:5领先。

小比分7:5——

意大利解说一个停顿,只觉得一股熟悉的热意又从他的心头直窜大脑,逼迫着他的声音霍然变大…!

他强忍着兴奋说:“——就是这几个球了!不会再远了!朋友们!无论你是否支持意大利!是否喜欢安吉洛·比安奇!从这一刻起!请睁大你们的双眼!赶走那些恼人的瞌睡虫!雷蒙·博耶尔VS安吉洛·比安奇的比赛从这一刻起才真正开始…!”

而意大利解说的判断是没错的。

场中,小比分7:5,正在进行的是第三局的第十三球!

第三局的第十三球,由古董先生雷蒙·博耶尔率先发球!作为老一辈的球员,在那个拉球技术相对不成熟、教练与球员普遍更加重视发球的年代,年轻时的雷蒙·博耶尔又怎么会不苦练发球呢?放到现在,古董先生的发球在乒坛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对于那些初次踏入职业乒坛、就在小组赛中遇到古董先生的小球员而言,直接吃了古董先生的发球绝对不是什么技艺不精、发挥失常的事情;但是对于世界第二先生而言呢?

咚…!

第十三球的开局!面对雷蒙·博耶尔的正手发侧下旋,安吉洛·比安奇一步踏前…!咚!脚板换位踩地!那是右脚的在前与左脚的在后!下一秒,只见白色的战袍翩飞!安吉洛·比安奇伸长了右臂!而那抹红色的胶皮亦是在同一时间呈现出下切的弧度!

于是,只是那么举足若轻地轻轻一抹——

不过是轻轻一抹!那以肉眼看来都无比扭曲的发球便成为了被意大利人收复的骑士!转而向着原主人发起进攻!

然而对于一度稳坐世界前五、这些年因为体力下滑才变为稳坐世界前十的古董先生而言,应对这样的搓球回击也是轻而易举!

不仅是轻而易举——

面对着直奔右手半台的来球!雷蒙·博耶尔的处理异常果断!只见那始终不曾落地的脚后跟急速启动!转眼间便奔到了右半台的尖角!继而便是腰腹收力!半身拧动!深蓝色的球衣鼓起飞扬!在发球之后的第一次触球!古董先生上手便是一板子质量极高的正手弧圈拉!

砰——!

白色的小球被霍然施加以更加狂暴的旋转与呈几倍增长的速度!白色化作流星,流星飞过球网,白色的小球再度飞到了安吉洛·比安奇的身前,而早在古董先生的触球一刻便已做出判断的大天使先生亦是蓄势待发!

瞬间!连续数板的中台对峙便爆发在两人之间!白色的弧线交错成网!

咚!

安吉洛·比安奇的正手回拉!

砰!

雷蒙·博耶尔以大斜线进攻回击!

乒!

安吉洛·比安奇滑步向左!变反手位为侧身位!

乓!

雷蒙·博耶尔回以颜色!沉着冷静地用出了那绝对高于一般水准的反手拧拉…!

不过短短几秒!两人就交手了数个回合!而就是在这一瞬间——当古董先生用出了那乒坛一绝的反手拧拉的下一刻…!

就像是球员之间的默契,或是那与生俱来的球感,即使是位于场外而不是站在球台之前,解说室里,苏舟仍然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根本就是不过大脑地放声大喊:“…来了!!”

——来了!

场中!中台对峙的快速节奏发生了突然的剧变!那是更快一步的预判吗?还是只是单纯的速度极快的短距离冲刺呢?本已相对固定的“乒乒乓乓”声忽然就发生了变化!本应在大概零点一秒后才会响起的“乒”声,竟然在不过是过去了零点零五秒的现在就发出了进攻的咆哮!而对于乒乓球这种高速竞技的运动来说,细枝末节的突变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变化!

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