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意大利-第三日·奥古斯特VS本

——正是因为父母选择了经商,他的人生之路才命中注定般地与削球牵起了手,且也正是因为富足的物质生活,才让他拥有了一米八三的个头。

……

………

本·诺依曼的腿长,让他的滑步与奔跑来的比其他人更为轻松,这一名占据德国队顶峰之一的削球手总是轻松的,面对记者,没有人胆敢在他的死人脸(?)面前问出什么太过冒犯的问题;面对拉球,一下又一下的大动作下切削球总是显得那么的举重若轻;面对飞来的白色小球,滑步追球且“提早”到达、为自己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的削球手先生,依旧看起来是那么的轻松。

——的确是很轻松的。

面对着仍然处在第一局中的来自奥古斯特的拉球,本·诺依曼无法不这么想。

乒乓球最冲最猛、最具攻击性的那个瞬间,往往是在小球刚刚飞过球网、且刚刚撞击上球台的那么几瞬。继而,当乒乓球在巨大的反作用力下飞出球台、且被重力牵引着向下坠去时,最开始的冲劲儿便不可避免地被各种摩擦力渐渐抵消,迅猛锋锐的球速也就不可避免地跟着慢了下来——虽然只是相对而言的慢了那么一点点,对于大多数仅用肉眼看球的球迷而言,场中球员的交锋始终是那么的快——而削球手的默认站位呢?通常都是撤台两米是常态,撤台三米不奇怪。

可想而知,小球距球台越远,其速度也就越慢,而削球手所在的那个回球位置,则几乎就是站在了小球速度最慢的那个临界点,在小球开始降落却不至于落地时的远台。

本的腿长让他总是能快那么零点一秒,而在小球出台之后,因为力的相互抵消,又让乒乓球的到达速度也慢了那么零点一秒。在乒乓球这种以零点几秒为计时单位的比赛里,两个零点一秒便足以转化为巨大的影响力。

可是,这就是再一次做出削球动作的削球手先生,深感局势僵持却又找不到突破口的原因之一了——因为站在对面的那名球员是名符其实世界第一先生,在奥古斯特·沃尔夫的面前,巨大的影响力只能降格为“一定的影响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nbsp;奥古斯特并没有太过认真,这是显而易见的,相对应的,面对着第一局中的大部分拉球,本这边的态度也只是“需要谨慎认真对待”,却不至于是“这一球削起来太困难”。

有了奥古斯特“放水”,再加上自己这边的腿长+远台球速慢的优势,别看奥古斯特都拉了上百板、自己也削了上百下了,在本看来,正在进行中的第一局就是一场常规的队内练习赛。

奥古斯特在练习拉球,他这边则是在练习削球。

那么,是本不想赢吗?本·诺依曼难道不想趁着奥古斯特没有认真起来的第一局、先来一局开门红为自己挣得一局吗?

不,本当然想赢,但是奥古斯特确实太不好对付。

看看场中——

本滑步到位!白色的小球却还在身前两米的位置正在向他飞来!本为自己预留出了充足的拉球空间与时间,随之,早已削出无数球的肢体记忆让他的球拍撤至肩膀之后,只见红色的胶皮后仰,球拍横立,本在原地站定,击球的动作已蓄势待发,只等着小球飞到自己身前、自投罗网的那一刻——

就是现在!

以腰杆与大臂的力量为主,本·诺依曼再次触球!红色胶皮自侧上方切向前下方,在乒乓球的中下部迅速擦过!

嗖——!

球拍摩擦小球的声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小球自三米远的台外——即将落地之前,再度向着台上飞去的破空声却双耳可闻!

自台下至台上,自这端到那端,白色的小球跨过了长达五米的距离,犹如被狂风吹起的风筝,向着站在对面的世界第一先生飞驰而去!且与最为常见的、生猛冲狠的拉球不同,削球之下,乒乓球飞驰的弧线格外长,球速格外慢,若只用肉眼来判断,这绝对是一个只要轻轻一打就可以完美回击过去的球。

然而。

球台的另一端,奥古斯特滑步到位,纯白底色的球衣边缘随着男人的步伐而震荡纷飞,刺啦——紧急止步的球鞋摩擦地板声响起,或许是因为苏舟口中的那句“本·诺依曼的大臂就等同于性感!”吧,摄像师很懂地选择了礼尚往来,他抓准了机会,既不耽搁男人接下来的拉球动作,却又在他即将真正的引拍拉球之前,精准地将镜头给到了奥古斯特绷紧晶莹的右边手臂——

是的,不管奥古斯特的体力究竟如何,在拉球板数高达上百之后,即使该球员拥有着是最最不容易出汗的体质——更何况奥古斯特根本就不是——此时的脖颈与大臂也必定会附上了一层亮莹莹的汗水。

在像素极高的镜头之下,世界第一先生的大臂仿佛自带圣光。

解说室内,正准备走流程地吼一句“又是奥古斯特的拉球!!”——苏舟却是当下就是一结巴。

苏舟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啊——咳——咳咳咳咳!这——啊!看到了吗朋友们!即使本·诺依曼的大臂才是乒坛中的第一性感!我们的世界第一先生也毫不逊色!看看那充满力量感却绝不夸张的肌肉线条!看看那覆在肌理表层的莹莹闪光,初渗的汗水为这只同样性感的大臂增添了无以伦比的魅力!但……但是我依旧坚持BB的大臂才是世界第一!!”

当苏舟不带脑子地卖完了男色后——不,这不能怪粥,是摄影师先开始的!——场内,你来我往的交锋又已经过去了两个回合!

奥古斯特的拉球!——苏舟真的怀疑这两人就是在练球——本·诺依曼的削球回击!奥古斯特滑步到反手位置,变反手位为侧身位再拉一板!本·诺依曼脚下如风,潜意识已经为他判断好了这一球的冲劲与落点,毫不犹豫地向着自己的右手边滑步冲去,且向着台外又撤了小半米!

这不是一个横向的移动!而是一个向着斜后方的斜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