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意大利-第三日·奥古斯特VS本

比削球大佬更麻烦的是什么?

是这位削球大佬善于削逼角球,是一位善于防守也不吝于进攻的削球手。

而本·诺依曼就是这样的削球手,事逼(?)中的王。

“最让人不得不防的是,本·诺依曼并不是一位依仗防守的削球手——而防守型的削球手才是大多数,因为进攻型的削球手更难练成——他是一位从不吝于把握机会、会主动发起进攻的削球手,他不仅非常擅长在落台一线的边缘削逼角球,更是会冷不丁地突然转削为拉,猛一板弧圈发起进攻……”

苏舟侃侃而谈,逐渐喋喋不休,他自以为找到了应付解说的正确方法,说点知识让大家一起学习难道不快乐吗?

所谓学海无涯,能说的可就太多啦!

苏舟越说越顺,逐渐心安,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这些知识科普和比赛实在是没什么直接关系——可是正在进行的局势也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啊?!——正在这时,他的耳麦又响了。

苏舟:“…………”

小心脏咯噔一下,苏舟忐忑地接起了通话。

接通后,果然,还没等苏舟用科普知识的方法应付完半场比赛——现在才4:2呢!——导播就为他送来了绝望。

同样绝望的导播在心里继续大骂乒协大佬:“苏舟啊,咱们不能这样,偶尔讲点专业知识、随着比赛的进行而随口提几句,这当然没关系,但是你不能脱离了比赛而专门讲解某一种技术啊?别忘了,你是解说,主要负责跟进局面与调动观众情绪,至于赛事的复盘和技术的分析,我们在赛事结束后还有着专门的栏目,你不能抢他们的饭碗啊。”

苏舟谨慎地关闭了面对观众的麦克风,出声哀求:“可……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就,就还能怎么说呢qaq……”

导播:……似乎有点可怜。

然而他的职业操守在对他发出警告。

导播柔声道:“不,好男孩,你只是不小心越界了,接下来的解说,你不能继续这么做,懂吗?只是不能,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好舌头,想想其他的方法好吗?”

说完,导播迅速地挂断了通话,连一句“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的询问时间都不给苏舟留。

导播:因为我也没办法。

苏舟只好又默默地打开了麦克风。

但是,开关再启之后,苏舟却沉默了长达三十秒。

与此同时,场内又拉又削了三十秒——宛如视频回放。

三十秒后,导播又连麦了过来,隐约癫狂:“好男孩!说点什么!不能就这么沉默下去!我相信你可以!行行好!说点什么!你一定可以!”

苏舟:不,我觉得我好像不可以。

又一次挂断了连线,苏舟将目光放回场中,复制粘贴般的你来我往已经过去了十五分钟,小比分也蜗牛一般地爬到了奥古斯特7:4领先。

苏舟:“…………”

好的,场外求助结束了,场内科普也被封杀了,那么粥还能说什么呢?

苏舟缓缓握紧了话筒,徐徐地开了口:“……哦,看看这一板动作利落的下削吧,看看诺依曼先生在削球时飘扬的短袖,露出的结实性感的大臂——是的,虽然动作与搓球极为相似,但是搓球主要是使用前臂和手腕发力,而削球则是用上了大臂——本·诺依曼先生的大臂是那么的迷人且性感,看看那蓬勃鼓动着的、结实却不夸张的大臂线条,看看正顺着大臂而缓缓流下的晶莹汗水,什么是性感?看看本·诺依曼的大臂吧!作为当之无愧的乒坛第一削球手!他的大臂就等同于性感!”

苏舟坚强的:即使一无所有!我们仍拥有自己!那!就是男色!

菲克:噗!

作者有话要说: 粥粥:这……场外八卦不行,场内科普不行,那………那我们还拥有男色可卖啊!

作者:①揭露粥那时到底哭没哭②解说方冷静科普万恶削球③迫害本大大——好的本章的目的我都达到了!好耶!下一章开始以比赛两人的视角写一下比赛了,不能只用解说视角吧,还有上一章提到【在面对同队对手时,奥古斯特通常在第二局才开始发力】——第二局很快啦!

-

↓就本章评论区,【千年章】的评论笑死我了,给大家截两段↓

解说粥:糟了!我好像端不稳自己的饭碗了

解说粥:有了!

解说粥:默默端起别人的饭碗

……

粥粥:专业分析baba……

导播:不行啊你这不能说……

粥粥:…………

导播:不行啊你这不能不说……

粥粥:!你这反复无常的男人!

#试问粥粥该何去何从#

-

※:“起重机都拉不起来”引用自现实,是来形容别尔切克的,该球员已在2011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