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意大利-第三日·奥古斯特VS本

粥!词!穷!啊!

如果不是实在无话可说!他何苦用上这句万能的#遇事不决鸡翅膀#啊!

是的,导播的话是没错的,一旦场中的交锋让苏舟上头,参考一下刚刚结束的那场比赛,几乎只字未语却把工资轻松拿到手的俄罗斯拳王吧——苏舟当然是能仅凭一人就喋喋不休自说自话的,但是,前提是,场中的交手必须得让他上头啊!

而场中的现实是——

裁判将记分牌的大小比分皆翻到初始的“0”,见奥古斯特与本双双在台前站定,立马右手一挥,宣布比赛开始!

嘘——

本已经渐渐平息的场边叫好声在一瞬间彻底消失!没有人会不识趣地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后还发出“噪音”,即使奥古斯特VS本的比赛并不是那么罕见——事实上,越是实力高强的选手就越是容易狭路相逢,作为球迷的他们早已看过了无数次的德国队内战了,但是,即使如此——即使如此——

真正的世界级球员是怎样的呢?那是无论球员本人的性格如何、球风怎样,只要他们身着球衣、手持球拍,站在了聚光灯下——即使你已经将这样的场景看了一千零一次,你也绝对想要再看第一千零二次!

而奥古斯特·沃尔夫就是这样的球员,他当然是这样的球员!

本·诺依曼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顶尖实力派!但……

……但,诺依曼先生他可是一位削球手啊_(:з)∠)_

这就是让苏舟头疼且词穷的地方了。

看看场内吧,对于这一对总是在或1/4决赛或半决赛相遇的对手而言,对于这一对本身就隶属于同一国家队的球员来说,在奥古斯特与本这两位自少年时期起就与对方相识的人的眼里,他们实在是太熟悉彼此了,熟悉到——

本·诺依曼的球权!本在第一局中首先发球,将每一丝的细节操纵都精准到极致,右手,横板,以一记正手发侧下旋为开始,拉开了今夜最后一场比赛的序幕!

嗖——!

手腕灵活偏转,红色的胶皮快而准地狠狠擦过小球的中下部位——

下旋!当然是下旋!纯粹的下旋或者是带上了一些侧旋的下旋,本·诺依曼的发球总是以下旋为主,就像那无比磨人的漫长削球,一板比一板弧线更长,一板比一板下旋更烈!

而奥古斯特也是熟能生巧——作为德国队内的最强者,他在队内的训练对手大多是谁呢?是立于仅次于他的第二梯队、同样与第三梯队拉开了一定距离的本和菲克,还有就是不时亲自上场贝克尔教头。

奥古斯特过于熟悉本·诺依曼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场外的他还是场中的他,世界第一先生其实也“不怎么喜欢”他的这位“对手”,毕竟,削球的本质就注定了这绝对是一场耗时不短的拉锯战,你既打不痛快,又无法果断地把对手打死,只能一边耗一边打,一球又比一球磨。

对于一轮进度尚未过半的年终巡回赛而言,在第二场比赛中就遇到本·诺依曼,这真的是一张名符其实的下下签。

哦,这是苏舟为他抽的签。

实话实说,即使是以奥古斯特的实力,也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体力,才可以从这位最优秀的削球手的手里取得胜利——和本·诺依曼之间的比赛永远也不会轻松,即使是安吉洛·比安奇站在这里也同样如此。

这也就是无所不能的大天使先生同样对本——对削球手没有什么好脸色的原因了,明明知道自己一定能赢,却必须要一点一点的耗着赢,既费了时间又费了体力,本是爽快的拉球也从拉的过瘾逐渐变为了每一次抬起手臂就是一种变相的折磨,即使在最后依旧摘得了意料之中的胜利,胜利的果实还有那么甜美吗?

安吉洛·最不想碰上的球员就是某位削球手·比安奇:恶心。

所以如果说奥古斯特是在“报复”苏舟,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对,虽然在赛事中遇上本的可能性当然很高,但是——

嗯,谁叫是苏舟抽的签呢。

总之,当站在球台一端的球员是一名削球手时,就不可避免地为这场比赛增添了“漫长”与“乏味”的标签——看一百个无功而返的精彩拉球也是会看腻的,更何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奥古斯特与本都是如此的了解对方,所以这出比赛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面对本的侧下旋来球,奥古斯特果断正手短搓,又在本的反手长搓后立马后撤开位置,接球的第二板就是凌厉迅速的正手拉球!

“——奥古斯特的拉球!”面对着终于开始的比赛,解说室内,苏舟的小心脏噗通噗通。

他紧张且快速地描述着场中的现状——

“第一板触球就质量极高!诺依曼先生!——音节太多了!我直接叫本了!——本选择了一发长搓,且回球的位置恰到好处,明摆着就是要‘勾./引’奥古斯特拉球!这就是削球手的可恶与可怕了!你明知道他们会把你的拉球一个不少地全部削回来,且让你不得不开始面对越拉球越沉重、越拉球越困难的困境——即使如此!你还是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拉球的机会!因为只有进攻才能取得分数!只有先行取得11分的那名球员,才是唯一的胜利者!”

苏舟一鼓作气地说完——

然后沉重地闭上了眼。

“……看!这就是有着一名削球手参与比赛后的样子了!我都说了这么多话了!这么多话了!这么——多话——了!他们——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是在打着第一球没结束啊!!”

这就是让苏舟很绝望的地方了,一名足够出色的削球手vs一名绝不输给他的优秀球员有多可怕呢?在短短的一球之内,就可以让他充分体验一番从热血到麻木到词穷的尴尬旅程。

来,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

“——好球!奥古斯特拉的漂亮!这弧线真是绝了!”

“本的应对同样优秀!他慢条斯理地将这球给削了回去!削球手的动作永远都是这么的轻松写意!举足若轻!”

“嗯,奥古斯特又拉了回去…!”

“来了!本大大又削了回去…!”

“奥古斯特继续拉球……”

“本再削一板…!”

“奥古斯特再拉一板!”

“——本突然变削为拉!发动进攻!!!”

“突击失败!奥古斯特意料之中沉稳果断地把这击突然射来的利箭又给打了回去!”

“恩,见袭击不成,诺依曼选手见好就好,再次收敛攻势,继续开始削球……”

“奥古斯特的反手半台正手拉球!”

“……本继续出色地削了回去!”

“奥古斯特再拉一板!”

“本大大继续削球……”

“奥古斯特侧身位拉球!”

“本大大跑位继续削球……”

“奥古斯特的又一次拉球!”

“诺依曼选手姿态轻松地将球又削了回去……”

……

………

“……恩,一分钟过去了,第一个球还没结束。”

苏舟:“…………”

就问你,这样的解说有意思吗?有意思吗?有、意、思、吗?!

苏舟摸着他仅存的良心,实在是说不出“有意思”三字,他无意识地抓紧了就在手旁的文件袋,想到了金灿灿的附录3,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钞票在高飞远走……

这、这样不行啊!

粥大惊大苦。

可——

可、可是场中这局面没法解说啊!奥古斯特的每一板拉球都非常优秀!本大大的每一板削球也都非常魔鬼!可是,为什么明明是这么出色的两名球员,当他们站在了彼此的对面,却无法得到哪怕仅仅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双倍快乐呢?!

依照苏舟在先前看到的那些比赛录像来看,第一局往往是最折磨人的,每当对手是同队队友的时候,奥古斯特往往在第二局才会开始真正发力,不管这是奥古斯特自己定下的规矩,还是贝克尔教头下达的命令,总之,摆在苏舟面前的事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搞不好,第一局似乎就要凭实力将沉默进行到底……

苏舟痛苦的:我的奖金!我的红利!我的附录3!!

场内不够,场外来凑,苏舟绞尽脑汁,心乱如麻,只想着怎么才可以来个不波及到他人且能引起爆点的话题。

就,这是一贫如洗粥想赚钱,总不能随意用他人的“八卦”来说吧?

苏舟诡异地沉默了十余秒。

另一头,听着十来秒没动静,导播心惊肉跳,怒骂乒协大佬,赶忙又连线通话:“嗨,苏,你还好吗?………有诺依曼参与的比赛就是这样,你……你随便说点什么,就当和球迷聊聊天?我们不能就这么沉默下去!沉闷的解说会带来收视率的降低!”

苏舟支棱起来:是的!收视率的降低!等同于附录3要离他而去!

金钱的催动力是可怕的,苏舟的脑细胞立马开始飞速燃烧,他想,这个“八卦”必须是以他为主的,不能用别人的私事来为他赚钱;其次,不能是只和他有关的,不能让身为解说的他喧宾夺主,必须是能和奥古斯特或者本扯上关系的;最后,最好是个不为人知的消息,或者是一条能引起一定讨论度的消息,那么最能引起讨论的人是……

一个轻慢且有几分沙哑的声音忽的在耳边响起——

【————】

……苏舟被突然闪回的一声“别哭”弄得懵在原地。

懵过之后,苏舟悟了。

这……乒坛内能养活无数大小媒体键盘侠的第一人是谁啊?那当然是当之无愧的安吉洛·比安奇啊!现在是在哪里啊?!这不就是在意大利本土的罗马中心体育场吗!

灵光一现无限牵,苏舟忽然就有了一个主意——

……这个将所有人巧妙牵连起来的主意让苏舟无限犹豫,他想,这样的牺牲真的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