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横板的力量大着、杀伤力足着呢!哪怕近台不够灵活、控球不如直板,横板的优点也是杠杠的呢!
上辈子,苏舟曾经这样形容过直板与横板——
【两种握拍方式都都很好呀,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面对着记者“你如何看待‘直板时代的彻底终结’”这般非常搞事的问题,苏舟用了一个稍有争议的比喻,【要我说的话,直板就像是心思细腻的青衫小美人,从最开始,你就得去好好的哄着她、和她交流,然后才能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达到两者的心意相通;而横板嘛,就是明艳张扬的红衣大美人了,看对了眼、对了性子,你们当日就可以把酒言欢,一谈天地,却也不过是萍水相逢,相识容易相知难,如果真的想有深交,当然还是要为搏美人一笑而小施技巧,努力和大美人多多交流的。】
对此,前世的某位记者非常懵。
他看看苏舟。
苏舟微笑着“嗯?”了一声。
他再看看苏舟。
苏舟微笑着问:【怎么了,有问题吗?】
搞事之心也没了,其实也都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了,记者挠着头问:【这……苏舟……不是……你、你说话,怎么突然间就这么文、文绉绉的了……】
其实,记者本来是想说,我的粥啊,你怎么在突然之间就半今不古、不伦不类的了?所谓话糙理不糙,你不一向是一碗白到不能再白的小白粥、隶属白到不能再白的大白话派吗…?
然后,上辈子的苏舟也跟着挠头了,还有一点小羞涩的模样:【这……不知,可是哪里说得奇怪吗……】
上辈子记者:【………】
【没有没有,】记者委婉道,【其实说得还挺好的,就是……就是…】
——就是哪里都很奇怪的好吗!粥啊!你明明不是这样的粥啊!!!
然后上辈子的那碗粥笑开说话了:【哈,挺好就好,牧锐那小子近期迷上三国了,成天对着我们就文绉绉个没完………想来,还是多少被影响到了吧。】
还想来呢!上辈子的某记者眼角一抽,抽了半天,在苏舟友好的微笑下,只能干巴巴的吐出一句:【这……将军们,可真是好兴致啊……】
嚯,这记者还真上道,苏舟眼睛一亮,立马戏精附体,也跟着演上了。
上辈子的成年队长粥轻咳一声:【如此,不知阁下,可还有事?】
记者:【………】
苏舟反手一扣,轻轻扣桌:【先生,尚且=有事否?】
记者:【……………】
记者嘴角一抽,虚礼一上,抱拳告退了。
…
……
………
言归正传。
一方独步近台,一方称霸远台,按照直板横板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的事实,按理——按照苏舟的青衫小美人与红衣大美人的理,小美人有小美人的好,大美人有大美人的妙,合该也是两位美人各掌半边江湖,引得天下有能之士争相慕求啊!
所以——
直板到底是如何没落至此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r />
这就要说说那永远绕不开、身为外因的国际乒协了。
是的,哪怕再怎么强大,球员与国家也是绝对无法让某种技术或流派走向没落的,能让直板渐渐消亡的,只有“乒乓球本身”,也就是“乒乓球规则”。
在早先时期,当直板横行乒坛、是乒坛界的绝对主流时——那个时代,又被称之为“小球时代”。
“小球”是什么?只是乒乓球吗?
——不,不是“乒乓球”,而是“38mm的乒乓球”。这个“小球时代”,是与改革之后的规格为“40mm的乒乓球”相对应的。※
现在,苏舟等人所使用的就是40mm的乒乓球。
40mm与38mm,仅仅只差了2mm,但是在如乒乓球这般精细的运动中,2mm却可以影响许多事情。
——直板的逐渐衰落,与这2mm脱不开关系。
2mm的差距,这是“乒乓球上的改变”,除此之外,还有“乒乓球规则上的改变”,也就是那一条“必须将小球暴露在外、高抛球、无遮挡发球”。
这两项改革,可谓直接是杀了直板的大半条命——以灵活旋转为基础的细腻的近台技术+变化多端熟路诡谲的发球前三板,大刀阔斧之下,这两大优势被砍得近乎咽气。
首先,球变大了,重量增加了,这会导致什么?——原本,轻而易举的便可以用那灵活的手腕将乒乓球摩擦的极转,如今,却不知道要出几分力,才能达到原先的程度。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增大乒乓球的直径与重量来限制、削弱乒乓球的旋转,变相的削弱了直板对于台内球的处理优势。
其次,既然已经明文规定不允许遮挡式发球了,那么,直板发球时的冷箭诡谲、料敌于先+利用精妙绝伦的小球技术在三板之内定胜负的“前三板”,在第一板时便被打了个折扣。这条规则一出,可谓是给这个“人人都知道却无法完美应对”的“直板三招”一个大杀招,直接捅穿了“前三板”的五脏六腑。
以上这些,都是苏舟在先前为了菲克·霍夫曼而苦做功课时查到的,不免也让他再次感叹,两个世界里,除去国家有点不对,其他的细节倒是几乎半点不差。
——“几、乎”。
而那一点点差的……
……竟然是他的舅舅陈清凡。
在这个乒坛互换的世界里,在搜索“直板为何逐渐没落”时,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共同提到的一个名字,当真是把苏舟给吓了一跳。
一方中文,一方英文,两边都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