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说曹家女嫁不出去,而是姚家那样的正派人家确实少了。她膝下统共四个女儿,就永兰最小,从小被她宠的天真不知世事,这要是嫁到那等关系复杂的人家,说不得会受委屈。
把京城数得上号的人家想了一遍,还就数姚家家风清正。尤其是三十无子不纳妾这一条,让吴氏尤其满意。
还有自家女儿自己知道,别看丫头没说过,吴氏也能看出来,她家兰姐儿对姚家那三小子满意着呢。
没想到两家明明已经相看过这么久了,姚家那边却和没事儿人一般,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回应。
“娘您不知道吧?不是姚家人装傻,而是小姑母她动了心思……”当下就把曹氏特意去姚家拜访,还说是曹家想要玉成此事的情形全都说了,“……娘您想想,那日小姑母和永芳那丫头,是不是一直围着姚夫人?兰丫头别说和姚夫人说话,根本连近身的机会都没有……”
吴氏听得脸都黑了——
怪不得她那天一直觉得小姑子不对劲,明明跟她说了是要相看永兰呢,结果还一个劲带着永芳往姚夫人面前去。合着那对儿母女根本就是存着想要截胡婚事的念头啊。
旁边曹永兰,脸色也开始变得苍白。平日里总觉得金永芳这个表妹太过精明,曹永兰并不乐和金永芳太过亲密。可再怎么着也是一块儿长大的姐妹,曹永兰依旧会处处谦让。比方说她的衣服首饰或者脂粉,金永芳经常拿这样那样的借口占了去,曹永兰也没有放在心上过。
结果金永芳竟然连她的姻缘都想占了去。
曹永兰这会儿也明白了为什么嫂子让她也留下,明显就是不想她以后再让金永芳给坑了去啊。
“所以姚家现下是什么意思?被别人摆了一道,就又想到我们永兰了?以为我们永兰是那等捡别人不要的?”吴氏盛怒之下,明显迁怒了姚家。
曹永兰眼泪都要下来了,嘴唇动了几下,却终究没能说什么,一低头,一滴眼泪就掉了下来。
“娘您别上了小姑母的当。”韩氏早就料到吴氏的反应,“您是不知道啊,姚夫人一开始也是气的不行,觉得是咱们曹家联和着金家耍了她家……后来还是睿王妃过府,跟姚夫人分说,咱们曹家应该毫不知情,又跟姚夫人说,咱们家兰姐儿是个难得的好姑娘,千万不要上了金家的当……”
“上当?”
“对啊。娘您想想平日里小姑母的做派,什么都掐尖好强,你说明明姑父是她非要选的,等嫁过去后,又嫌弃姑父家没有咱家显贵……”
叫韩氏说,金家姑父的后院会塞了好几房姨太太,未尝不和小姑母的闹腾有关。
“但凡咱们家兰姐儿添了什么新衣服新首饰,要是同样的也给芳姐儿置办了就没事儿,没有的话,小姑母就会跑到老太太面前哭诉……”
可再怎么说金永芳都姓金,而不是姓曹,怎么可能曹永兰有的她都有?
“就这头婚事,您说她为什么要横插一脚,还不是因为那是娘您一早替兰姐儿相看好的?”
“而且姚家的名声,满京城上下哪个不知,那么好的人家,小姑母会不给芳姐儿打算才怪……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事情却没成,可依旧不想咱们曹家落到什么好,可不就铁了心要把这件事给搅黄了?这也就是她是我亲姑母,不然我可饶不了她!”
韩氏也是武将之女,身上自然有着一般女子没有的磊落之气。
“娘您想想,这会儿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是面子重要,还是兰姐儿一生的幸福重要?而且这件事本就是小姑母在里面捣鬼,您要是真恼了姚家,可不就如了小姑母的意?”
吴氏刚才也是在气头上,这会儿听韩氏慢慢分说,也反应过来,尤其是刚才曹永兰落泪的情形,吴氏也看见了的。
这可是她老来得女,本就比其他几个女儿看得重,姚家的为人她也清楚,两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女儿真是嫁了去,断不会受委屈。至于说睿王府那边的麻烦事,自古祸不及出嫁女,反过来出嫁女犯了事,娘家那边也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而且他们这样的勋贵世家,除非想不开,扯旗子造反,不然断不会过不下去。也就小姑子那样的,总想着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才会看重这个。
好一会儿恨恨道:
“你小姑真太不是东西!罢了,等有时间了,你给姚家那边传个信,让他们找媒人上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