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其它小说 > 不纯臣 >

448、四四七

沈书刚走到议事厅外,无意中瞥见几张熟面孔,快速拉了一把纪逐鸢,二人闪到一旁。

杨宪扭头向梁柱旁看。

此时李垚出来,杨宪便跟了进去。

没过多久,李垚出来,将沈书和纪逐鸢带到议事厅旁一间小室内,又要叫人上茶。

“不用,杨宪是来做什么?”沈书问。

“他替主公送信,先生或许不知,近一年来主公时常给前线大将写信,往往派一人来宣读。”

“是指挥前线作战?”

“不全是,也有家信,或是叮嘱将领自己拿主意。”李垚答完便退出去。

沈书拧眉坐在那里不说话。朱元璋写家信,还派检校组的人来送,且还要当面宣读,哪怕是没有亲自指挥作战,他也如同一直在这些将领的身后。

“若你是徐达,是邓愈,你会作何想?”

“为什么不问朱文正、朱文忠?”纪逐鸢开口道。

“他二人不同。”沈书道,“一个是侄儿一个是外甥,收到这样的家信,只会倍感亲切。”

过了许久,纪逐鸢道:“如有掣肘,但也不算坏。”

沈书不明白地看纪逐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nbsp; “朱元璋用兵如神,他自己就能打,当年常遇春打朱亮祖,不仅败了,还为朱亮祖所伤,直至朱元璋亲自督战,才用计擒获朱亮祖。常遇春已是主公麾下第一猛将,这说明主公并非只有任人之能。”

沈书沉吟道:“攻打婺州,主公也是亲征。”

“不仅亲征,你想看看,邓、胡二人在婺州周遭用兵时日不短,却始终动不得婺州城。到主公亲征,从开始攻城到拿下婺州,仅用了三日。他让胡德济先灭一支援军,其余援军便观望迟疑,趁此时婺州守军心防最弱,守军见援军不至,底气便不足,士气上先已败了。”纪逐鸢分析道,“朱元璋不仅很会审时度势,更精于操纵人心。你记得陈兆先吗?”

“记得,师父还让你卖了个人情给他,也是有他帮忙,我们才能顺利逃出应天。”

纪逐鸢点头:“当时陈兆先率军投降,不要说他自己忐忑不安,他手下的兵士更加心里没底。朱元璋只用一招便收买了人心,他从降兵里选了五百精锐做自己的亲兵。亲兵若要造反,他们离朱元璋最近,不过是手起刀落的事情。”

“他也不是全无防备。”沈书一哂。

“但试想你是这些亲兵呢?才刚投降过来,莫说前程,就是生死也不能掌控。新的主公却把性命交在你手里,但凡是个有良心的人,就不会辜负这番信任。”

良久,沈书点了一下头,笑道:“哥,你是不是觉得,朱元璋是最可能把蒙古皇帝从……”

突然有脚步声接近,两人一时都不说话了。

见到朱文忠后,不等沈书问,朱文忠先是迎上来,朝沈书说:“大胜!张士诚毫无防备,咱们绕到敌后,骑兵才一冲上去,就全乱了。虽然跑了不少,我们收获也不小。”

“折损多少将士?”沈书问。

“有几十个弟兄受伤,只死了两人。”朱文忠心情大好,拉着沈书的手喋喋不休地说了半天战场上的情形。

沈书适时打断他,说:“我哥已出来一夜,我们得回去了,张隋知道敌军往哪个方向逃了?”

“四面八方都有,军纪太差,刚见败势,敌军将领竟各顾各地间道跑得没影了。”朱文忠道,“你哥回去你哥的,你就留下。”

“我也要回去,两个姑娘留下,我已同陆兄交代过,舒原、张隋二人须随我回去。”沈书正色道。

“沈书,你是在生我的气吗?”朱文忠脸上褪去了笑意,眉头也皱了起来。

“不是。”沈书平静地回答,“既然只是打跑了张士诚,并未杀死多少敌军,虽有数千人被俘,对淮军而言,这个损失还不够大。恐怕用不了多久,张士诚还会卷土重来。”

“那也不用你去涉险。”朱文忠用力拉住沈书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