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其它小说 > 不纯臣 >

290、二百八十九

“我看唐让也没穿过什么好的。”沈书突然想起来,叫老板再拿几双鞋子出来看。

“他的脚大,这双就很好。”晏归符另拿了一双。

沈书放下自己手里的,笑道:“这你也知道?”

晏归符鼻腔里嗯了声,把鞋子交给摊贩去包好,说:“他照顾我时常常在我榻畔打地铺,大概知道。”

“成,要是不合脚就随便送给你哪个手下,下次再给他买。”沈书心想,唐让一看就是苦出身的孩子,得了一双新鞋不知道得多高兴。也亏晏归符上心,留意到他的尺寸。

接着又在成衣铺里挑了几件贴身穿的单衣,沈书自己倒一件没买,晏归符过意不去,沈书掏钱,笑着摆了摆手,“等哥哥们都发达了,还愁没地方给我花钱?”如今米价日贵,连带着买什么都贵。譬如说卖衣服的拿了钱,照样要去买米,自然成衣也就涨了。

抢来的银子不似踏踏实实做事一个铜子儿一个铜子儿攒起来艰辛,跟着红巾土匪当久了,沈书着实觉得,无怪乎造反的武装越来越多。一年在地里忙到头,给老爷们盘剥一番,肚子喂不饱不说,还倒欠官府的钱。红巾军每到一地,无论是裹挟进来的,还是主动投军来的,渐渐都会发现,跟着红巾军干,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抢”来老老实实一辈子也赚不到手的钱钞。哪怕起初不全乐意,尝到甜头后,便会死心塌地跟着将领们大杀四方,士气也越来越旺。

沈书一到家便把穆华林的意思告诉康里布达,康里布达显得有些意外,理解地点了点头:“看来穆华林一点也不想你沾上这事。”

“连暗门都找上我了,现在再来让我一点不要沾上,为时已晚。”沈书不避康里布达,当着他的面在给纪逐鸢写家书。

康里布达啧啧两声。

沈书看了他一眼:“过几日晏归符去前线,用不用我代笔给老高也写一封。”

康里布达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着汉人的礼,朝沈书一揖到地。

“千万不用,谢您的好意。”

沈书写完放笔,认真地对康里布达说:“老高不知道怎么盼你给他写信,要不然你自己写?”

康里布达为难地一挠头,道:“我的汉字写得不好,再说他也忙……”

“再忙也要吃饭睡觉,吃饭睡觉的时候就可以看信,所以我说给你代笔啊,你说我写就是了。”沈书想了想,“你不好意思?”

康里布达想了半天,还是说算了。

沈书不为难他,把给纪逐鸢的信交给晏归符,康里布达午饭未用,便去找他爹了。沈书告假半日,是要到城外田上去帮忙,直到傍晚才回家用饭。

难得这日黄老九精神不错,沈书拣黄老九爱吃的几样不费牙的菜堆在小碟子里,放在他的面前,这才自己开吃。

晚饭用完,沈书索性叫人把饭桌收拾干净后,就在饭桌上点几支蜡烛,把农书拿出来抄。营田的官儿还没分下来,插秧却等不得时日了,大家只得商量着办。沈书选了几个字迹工整的读书人,各抄十份,凑起来也有一百一十份,分发给里正,和些识字的牌头,再由这些人详细讲给田间忙活的民兵听。如今田地上的人,未必是经年累月务农惯了的,就算是常年务农的,也未必精于农事,沈书便拿了这么个主意,同一个姓王的管军搭档着行事。

外院门房上有人说话,沈书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果然是穆玄苍回来了。沈书一起身,飞白便从穆玄苍的脚下飞奔过来。

“去你书房说。”穆玄苍道。

沈书拿了一只蜡烛,圈住那火怕被风吹灭,两人进了书房,沈书用蜡烛引燃另外两盏灯。

书房里骤然明亮起来,穆玄苍的影子被拖得老长投在墙上。

“约了明日下午,还在城外,上回也图娜被抓的地方。”穆玄苍说。

“又设伏?康里布达肯定把事情详细告诉过他爹了,胡坊有所防备,恐怕不能奏效了。”

“不设伏,只是在那里交换,让胡坊坊主拿金印换他的女儿。”穆玄苍嘴唇干燥起皮。

沈书起身倒了杯茶,放在穆玄苍的面前,想了想说:“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