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其它小说 > 不纯臣 >

141、一四一

“嗯,那倒是往日有怨,近日还有仇。”

郑四忙道:“是小人办事不稳妥,没有先打听清楚,莫不然推说我叔爷生病,他那头我去说。”

“确实只有这些事了?你还打听到什么没有?”沈书问。

“就这两件。”

“那无妨,你明日把酒买来就是,直接送到元帅府去,西角门上,我吩咐个人在那里等你,晚饭前过来便是。酒送到了你就回家,不要等我。”要拜求的是郑四的老叔爷,郑四在自己身边做使唤的,碰上了反而尴尬。而且这事情沈书自己不必谈,只做陪客,让李贞去应付便是,要是李贞打发不下来,沈书再帮他敲边鼓说服郑奇五。

这一日从早累到晚,沈书躺进被窝时已经眼皮都撑不开,迷瞪着眼,把他藏在枕头下面的木雕拨弄出来,放在自己脑袋旁边睡了。

初八一早,读完书之后,沈书托李垚直接拿钱去跟姚大夫,让他备一些诸葛行军散,备好了送到自己住处。

下午见过李贞,李贞在这件事上十分热情,已有主意,只说放心让他谈便是。于是沈书下午就放心去朱文忠那里把夫子布置的文章写了,完事在朱文忠处看到新的军情,得知太平路那面也不太平,前脚攻下太平,后脚官军便发动了两次反攻,想趁城里红巾还没站稳脚跟,再把城池夺回。

“没能得手就是,不管他们,不是说专心把和阳整治好,让前线将领安心么?”朱文忠笑笑地朝沈书看了一眼。

沈书心浮气躁,喝了口茶。

“这么担心你哥?”朱文忠问。

“那是我哥嘛。”沈书答道。

朱文忠笑了笑。

沈书原想过几日再送信,得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元军一直在反攻,改了主意,趁时辰早,亲自去找一趟姚大夫。看了他的方子,同医书上记的差不多,另外添了两味消暑药。沈书又再买了点金疮药,坐车回家取信。

找到穆华林交代的一个联络点时,沈书难免意外,那也是一间米铺。其实也不奇怪,只有米面铺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歇业,需要四通八达的水路运输。沈书找到穆华林信上的联络人,互通暗号,对方没有多问。沈书交代要等收信人复信,得在当地盘桓几日,并将准备好的食宿费取出。

“这不用。”那人收下匣子,也不打开查验,至于送走的时候会不会开箱沈书不知道,但他认为应该是不会,毕竟穆华林那等谨慎人,他信任的不是眼前送信的人,而是穆华林的介绍。

办妥这两件事,沈书再回到元帅府里时,府门外已经起灯,恰好看见开了中门。本要下车的沈书复又坐回去,从车帘往外看,见马车上下来了个老头,衣着体面,步行随车的六个随从,都是魁梧大汉。

那老头年纪似乎也有六十多,辰光也差不多是约在此时,十有八九是郑奇五。

带来的不像普通随从,倒像六个打手。想到郑四说的,应该是郑奇五终究还是不放心红巾军请他吃饭,怕要遭毒手,或者是怕红巾提的条件他不答应就走不脱,所以带几个人好保命。

再等沈书看清马车前他一个下人点的灯笼,上头写了一个郑字。沈书心里便有数了,吩咐马车去西角门,西角门上只有两个看门人,不见朱文忠身边的仆役。

沈书跟人问过,得知下午确有人来送过酒,是朱文忠的人接进去的。

诸事顺利,沈书这才去朱文忠院子里,换衣服洗手,丫鬟拧了热毛巾来,沈书把毛巾按在脸上。热气熏蒸,只觉灵台清明起来,朱文忠也已换过一领靛蓝贡缎上盖,扣银带,佩一块白羊脂玉。

沈书身上雪青色的文士袍是新做的,料子比不得朱文忠穿的,贵在新,瞧着也还体面。

沈书对朱文忠笑略拱了一下手:“少爷请。”

朱文忠满眼暗赞,直是觉得沈书好样貌,好样貌之外,更有一股胸有成竹的潇洒劲,正是少年人初露锋芒的模样,朝气逼人。

走在廊下,沈书心里其实有些急,他到的时候,郑奇五已经下车进来,李贞自然要亲自去接。而李贞竟还在房里,必然要让客人等了。

“放心,我们这边是把郑老头的面子做足了的。”李贞笑吟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