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纪逐鸢撑起身,半是认真半是揶揄地看沈书,“我是蠢的,你说说看,哪里不一样?你亲了我好几口,我只亲了你一下,我还吃亏了。”
沈书哭笑不得,拿手摸了一下脑门,有时候他完全不知道纪逐鸢在想什么。沈书无奈道:“我那是高兴,我们远远看见火光,赶到时四处都是火,乱成一团,人也没带几个,怕找不着你,好不容易找到了,还是个活的,我是高兴。”笑意渐渐从沈书唇角淡去,沈书的心里有一些说不出的失落,却弄不明白自己在失落什么,只是对纪逐鸢说,“不许这么不正经,我、我以后也注意,不会乱来了。”
“有什么不正经?你以前饿了还老把脸贴我胸膛上找奶吃呢。”
沈书脸腾一下红了,翻身坐起,气不过地抬手就揍纪逐鸢。
纪逐鸢面部抽搐。
“弄到你伤口了?”沈书紧张道。
纪逐鸢笑了:“没有,你到底怎么回事,越来越啰嗦,扭扭捏捏的。你这个小脑瓜在想什么?你说说看,让哥哥给你解惑。”
沈书险些就要同纪逐鸢说晏归符那事,心里庆幸自己憋住了,要不是他一个急刹,对不住晏归符不说,还得被纪逐鸢念叨,得不偿失,甚是凶险。
外面有人送粥来,沈书拿给纪逐鸢,自己也坐到桌边去把晚饭吃了。吃完把食盒拿出去,阿金本在外头守着,便过来接去。
“方便不方便在我哥房间里再摆一张榻?”沈书问,他虽然不知道自己晚上睡觉是怎么回事要缠到纪逐鸢身上去,但每回早上醒来,总是手脚长在纪逐鸢的身上,平日里兄弟亲近也就罢了,现在纪逐鸢一身是伤。且沈书心里揣了事,个子比离开滨海时也蹿高不少,要再像前两年那样,他也觉得不妥。
于是阿金答应待会就去找管事的。
沈书的行李仍是放他自己的房间,他点着灯理了理,整理完时夜已深沉,便想明日再找朱文忠,让他弄一套六韬,给纪逐鸢用。打发时间,读书是最便捷,到睡下的时候,沈书已困得不行,心里还在想,还得给曹震送份礼,万不能等吴祯说定之后再给他送,不然像是打定主意要攀高才特意送的。曹震对纪逐鸢不光是有照拂,还是他的第一位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沈书是感激曹震的,这事便也格外放在心上。
·
在城头炮火里顶了一整日的朱元璋回府后,铠甲未卸,只摘了头盔交予亲兵,水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曾喝一口,着先到郭公的床前,一番磕头请罪。
郭子兴吃着药,说话吃力,拉着朱元璋的手,仔细端详一番,痛心不已地叹道:“贤婿吃苦了。”
郭天叙也在,见朱元璋进来,只是点一点头。
此时郭子兴一言出,郭天叙冷道:“那孙德崖移兵就食,你就该坚拒他于城外,何至于有今日之事。你一人失陷敌营,把父亲气成这样。”
朱元璋从小张夫人手里接过药碗,服侍郭子兴吃完药,任凭郭天叙责备,只一脸关切地照看郭子兴,示意马氏递来绢帕,拭干郭子兴唇边的药渍,低声劝慰郭子兴只管将养身子。
郭子兴难掩担忧,短短时刻,长吁短叹。
“岳父有何忧心,不妨直言,国瑞必粉身为岳父分忧。”
郭天叙又是嗤之以鼻。
郭子兴看了一眼儿子,重重咳嗽一声。小张夫人起身,朝郭天叙说话,让他陪着去看晚饭做好了没有。
“父亲,您是有话想吩咐国瑞吗?”马秀英恭敬地问。
郭子兴吃力地点了一下头。
“你也去。”朱元璋看了一眼妻子。
马氏带几个亲兵出去,于屋外转了一圈,把两个在窗下修补不知何时破开的窗户纸的家丁打发走,四处没再见有旁人,自己也离开了。
朱元璋拿个银拨子把灯芯挑亮些许,回到榻畔坐下。
“孙德崖逃过此劫,放虎归山,必有后患,他手握数万人,恐怕会逡巡在和阳附近,伺机报仇,你不可不防。”郭子兴呼吸时声音粗重,像在拉一口破风箱。
“岳父放心,小婿不怕他。”
郭子兴下拉的嘴唇松懈下来,示意朱元璋扶他坐起。
“朝廷派来十万大军,你可能敌?”郭子兴吃力地问,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朱元璋。
“元军疲敝,将帅不和,难成气候。”朱元璋思忖道,“岳父只需放宽心,大夫说待过了阳春三月,天气暖和起来,春景明媚,便可纾解肝气,那时辅以药补食疗的方子,年内便能恢复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