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其它小说 > 不纯臣 >

11、十一

“烧,点火,不要点粮仓。”说着沈书冲了出去。

纪逐鸢瞳孔一缩,连忙追上去,只见沈书冲在前面,快准狠地从后方将短刀插进敌兵的脖颈,抢到一支火把,便冲向苗寨的屋舍,开始四处放火。

“粮仓!”沈书大叫一声,一脚把门踹开,拿火把照了照,扑面而来的灰让沈书呛咳不已。

纪逐鸢一直都跟着他,便也发现了这里。

“李恕,过来!”

李恕踉踉跄跄赶来与二人会合。

“你守这里,守住了,小心不要让人把这里烧了,去找点水来,把四周浇湿,找不着你就守着!”纪逐鸢大声说,把沈书的手牵着,朝寨子前院跑。

人都已经走了,李恕还在点头,整个人怂成一团,但没办法,他眼睛已看见几步开外的水缸,脚步不由自主朝那边移动,手里还紧紧地抓着他的长剑,走了没几步,索性把剑插回鞘中,过去取水。

背后突然扑来一人。

李恕朝旁一让,那人整个身体砸到水缸边缘,像个破麻袋滑到地上。

火光冲天,整座寨子零星而起的火点东一簇西一簇渐渐连成一片,从干燥的屋舍内爆出,冲破潮湿的茅草,滚滚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

纪逐鸢找到一个取水点,把沈书和自己都用水泼得湿透,沈书点了几间屋后就扔了火把,此时手里抓着一把地上捡的弯刀。

“哥,低头!”

听见声音的刹那,纪逐鸢立刻配合。

一股潮湿温热的血液喷洒在纪逐鸢后背,他上半身与地面持平,双手抓着沈书的上臂,一脚向后飞踹,将身后偷袭的敌兵踹得飞起,滚落出去。

“冲啊!大家一起上!把他们全干了!”一个洪亮的声音叫道。

沈书与那人匆匆打了个照面,对方一愣,沈书把纪逐鸢抓到屋檐下,两兄弟分开各自厮杀。纪逐鸢战不到片刻,担心沈书力气不行,总要如影随形跟着他。

谁知沈书身量小反而让人轻敌,他的个子也更容易从下方将短刀插进对方的致命之处。

沈书自己心里则更明白,他在力气上完全不占优势,必须做到每一次出手都能击中对方的脆弱之处,譬如说颈部、胸膛、眼睛、鼻梁。

纪逐鸢一个闪神,回头便见沈书从一个高个子胯|下背贴地滑了出去,接着便是一脚垂直向上飞踹。

那人“嗷”的一声足使闻者伤心见者落泪,涕泪横流地捂住下|体滚倒在地。

“沈书,你后面!”李恕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长剑拖在地面,双手握住剑柄,左右开弓,乱扫一气,竟也扫倒了两个人。他头晕眼花地定住神,只见沈书已朝他跑了过来。

“你怎么过来了?不是叫你守着粮仓?”

“我们的人把粮仓看住了,叫我过来杀敌。”

“我们的人?”沈书皱起眉头,“穆华林?”

“不是啊,那个县丞的儿。”

足足小半个时辰后,战场才彻底打扫干净,杀敌二百三十二人,俘获三十三人,敌人供出有一小支队伍乘船逃跑,漏掉了五十一人。

这座岛上的人果然不多。只是让沈书无语的是,带的人最多的那个“少爷”,指挥人将粮仓搬空,用板车将粮食推到岸边,载上他们的大船。

“还有两车,放不下了。”手下朝“少爷”说。

相貌堂堂的年轻人朝沈书他们这边看了一眼,有周军的士兵对他说:“用其他船装,有三艘船已经没有人用了。”

那意味着这场出击折损的人也不少。沈书心情沉重,脸上也完全没有了上岛时的兴奋,他眼里现出一些茫然,朝烟雾未曾散尽的寨子方向张望。

“你叫什么名字?”年轻人握住沈书的肩膀。

纪逐鸢把他的手一把拍开。

那人没有理会纪逐鸢,朝沈书道:“这两车,一车给你们了。”他高高昂起头,沈书觉得他的鼻孔十分惹人注目。

“粮仓本来就是我们先占住的。”李恕不服气道。

“可你们没守住啊。”有人说。

“多谢。”沈书表态了,李恕也不好说什么,毕竟粮仓所在的位置,是沈书第一个发现。

年轻人抬头看了一眼沈书背后高大的蒙古人,转头回到自己队伍中,让人快点把粮袋装船,最后一车他们用无人归来的两艘小船分着装了。

沈书他们的船用来装一车粮食,就得有人去别的船,几个周军士兵面面相觑,主动上小船去。

乌篷船上坐着穆华林,沈书突然站起,纪逐鸢跟随他下船。

见沈书上了那艘小船,纪逐鸢紧随在他身后,李恕高兴得叫了起来,示意沈书到他旁边,小船一上人便晃动得厉害。

纪逐鸢双腿分开,踩踏在船板上,支起一个角来,屈膝稳定住船,到沈书身边坐下,冷声朝船头满脸尴尬的士兵吩咐:“出发!”

一路随行而来的十个士兵,上了乌篷船的有三个,这边船上只有四个,还有三个没回来。

长篙击碎水面,千道万道银波散开,柔滑的波纹将船向西北方向推去。

笼罩在夜色中的芦苇荡轻轻摆荡,零星的苇花像是雏鸟的新羽粘到人的脸上。

作者有话要说:端午节快乐,高考的小孩都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