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其它小说 > 不纯臣 >

9、九

沈书心虚地移开眼睛,想到纪逐鸢的蛋。

“你呢?带你做什么去了?”穆华林的脸浸在金红色的晨曦里,神色显得愉悦柔和。

“瞎转悠。”

“光转?”

沈书没瞒着穆华林,只压低声音不让别的人听见。

“就你一个人?”穆华林问。

“不知道啊,就我一个是儒生。”沈书说,“我去问问,应该行,不然我肯定死。”

“也许就是问问你。”

沈书摇头:“我觉得不是。”要问在茶摊上也就他与舒原两人,沈书感觉得出来,舒原很照顾自己,如果舒原自己就能做主给他派事情,当场就派了。舒原只参加过乡试,年纪也不大,更谈不上做官的经验阅历,一上来便做百户长。高邮在秦时筑高台,置邮亭,由此得名。

两宋时扩建儒学学宫达一百八十间,又设立武学,创建淮海书院。

“他们是因为我是儒生才给我机会,但也要我有真才实学。舒原也说了,能者居之,现在周军的精锐是水军,但缺少用兵如神的谋士。”沈书想了想,说,“我怀疑今晚有行动,但估计动作很小,也许是清理高邮城附近的水寨屯山自卫队一类的组织。捎带着考验我。”

“有道理。”穆华林说,“下午完事我便回来,真的不能带,我也跟在你们后面。”

“真的?!”沈书喜出望外。

“嘘。”穆华林嘴唇飞快动了一下,垂眼望向不远处。

沈书也看见纪逐鸢过来了,穆华林拿过他的碗,有默契地不跟纪逐鸢说话,边走边喝碗里的汤,到水缸旁洗碗。

“说什么?”纪逐鸢把碗筷给沈书,拧着眉毛不高兴地说,“你别什么都跟他说。”

“你怎么进城就不认人了。他不是坏人。”

“那你跟着他。”

沈书不言语了,郁闷地喝了口汤,登时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怀疑人生地低头看汤碗。黏黏糊糊的暗绿色的汤,是用咸菜和别的碎菜叶子一起熬的,颜色难看倒胃口的就是咸菜,喝起来别有开胃的风味儿。

“我说叫你跟他去。”纪逐鸢又说。

沈书敷衍他两句,就汤吃了半块饼下去,才放慢速度,打了个嗝,看纪逐鸢:“我就跟着你。”

纪逐鸢:“……”

“有本事你找个没人的地方把我扔了。”

纪逐鸢一路上拿这句话威胁沈书没有几百次也有几十次,动不动就要扔,结果把沈书带在身边也有一年多了。

“信不信我揍你?”纪逐鸢压着嗓子威胁沈书。

“信,信信信。”沈书连连点头,“哥你晚上早点回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r />

“干嘛?我待会把蛋带出去,中午我就吃了它们。”

沈书:“……”他为啥有这么幼稚一哥。

“我们屋有两个人昨晚跑了。”纪逐鸢饼啃得剩半块,突然想起来朝沈书说,“昨天去吐那两个,今天不在,我听见看管我们的士兵在说。”

“他们俩知道李伯的事。”

“可为什么要跑呢?”纪逐鸢道,“这两个人肯定有事。”

“跑了就跑了吧。”沈书满脑子都在想晚上的考题,把剩下的小半碗汤喝光,撑得肚子都圆了,饼实在吃不完,让纪逐鸢帮忙吃了。

各队同昨天一样,被带去做活的地方,太阳才刚刚升起,这一整日才是来真的,盐工要上盐场,打鱼的要去高邮湖各自结网打鱼。

送走纪逐鸢和穆华林后,沈书也没找到舒原,院子有士兵把守,不让乱走。沈书找人问了问,说可以带他去附近的书院。于是在一个士兵的看守下,沈书到离开住地不足百米的一间书院里翻了翻兵书,原只是要碰碰运气,想不到还真有。

而且除了沈书自己,看书的地方有十多个人,沈书进来,大家也只是略抬头看了他一眼,跟着又投入到自己手里的书卷上懒得搭理他。

书院里授课的地方都已改为藏书馆,馆内设有吃饭、喝水的地方,甚至还有住处。

沈书出去解手时,顺便看了看明伦堂,气度恢弘,地方宽敞明亮。

可惜的是现在只能空着,没人讲学。

“高邮真是块宝地。”

听见有人说话,沈书吓了一跳,回头看见一个穿淡褐色布袍,也是扎布带的年轻人在他身后,慨叹不已地望着明伦堂的匾额。

“李恕。”那人拱手,问沈书的姓名。

“你是昨日来的?”

两人就在明伦堂外面说了几句话,沈书这才得知,今夜不止要考他一个,这位李恕也是来这里抱佛脚的,他的百户长不是舒原,是一位老者,曾在衙门里做过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