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杨弘之问,袁术不假思索,说道:“荀贞说动了圣上移驾,圣上现已至许,可以料到,从此以后,荀贞就会常待在颍川,并且会增加颍川的驻军。我南阳将处在南北两面皆敌的处境之中了!当此之际,正是需用虎士之时,我如何能够应圣上的此道诏令,把郭汜送去朝中?我若把郭汜送去,那不是自断臂膀,却正合了荀贞之意么?”哼了声,说道,“我看啊,这道令旨虽是圣上所下,但肯定是荀贞的意思!他是怕我得了郭汜之后,会打他的颍川!”
杨弘说道:“如此,明公是既不打算应旨觐见,也不打算奉旨交出郭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nbsp; 袁术说道:“正是如此。”抚摸着颔下胡须,顿了下,意态轻蔑,复又说道,“说的好听点,尊他一声圣上,说的不好听点,丧家之犬耳!三四年间,先从洛阳被迁到长安,现又从长安迁到颍川,连都城都守不住,连祖宗的家业都看不住,又凭什么召我觐见?”
杨弘对面坐着一个五短身材,圆脸蛋,小眼睛,胡须稀疏,透着精明的士人,此人正是袁术的心腹谋主李业。李业应声说道:“明公所言甚是!四五年间,三次迁都,甚至不如周之王室,公‘丧家之犬’此论,诚然得当。”
“周之王室”,指的显然是东周的天子们。东周之际,虽也是王室的权威衰落,但好歹东周的天子们还能待在都城洛阳,没有像刘协这样,几年之中多次迁都。若从这方面比较的话,现在的汉家王室,确然是还不如周之王室。
袁术、李业的话中都充满了蔑辱之意,杨弘微微蹙眉,他不想听袁术和李业接着说这个话题,轻轻咳嗽了一声,将话题拉回到刘协的令旨上,说道:“明公不愿送郭汜入颍川,亦无不可,惟是这已是朝中第二次下旨召明公觐见,明公若仍不奉诏,该何以回奏朝廷?”
袁术说道:“仍按上道回表的说辞即可。”吩咐杨弘,说道,“德业,这道回表就由你替我来写吧。”
“德业”,是杨弘的字。杨弘似是有话,眼神几次闪烁,也不知心思辗转几何,却终是强掩下去,应了声诺。
袁术瞧出杨弘的脸上有迟疑之色,问他,说道:“怎么,你对我懒得去觐见圣上有异议么?”
杨弘忙答道:“回明公的话,弘非是有异议,只是……”
袁术说道:“只是怎样?”
杨弘说道:“只是如明公适才所言,现在朝廷迁到了颍川,又闻朝中已下旨,拜荀贞之为车骑将军、录尚书事,荀贞之只怕以后的确会常在颍川,并如明公所言,会往颍川增派兵马,我南阳也确乎将陷入两面皆敌之境,弘愚昧,未知明公就此,打算何以应对?”
从听闻荀贞说动了刘协从长安起驾,迁往颍川的时候起,袁术就已在考虑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