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徐元直献策危行

“他如败,则兖北黄巾必定会趁胜南下,兖州就会陷入大乱。兖州一乱,自就有利於我。”

荀贞同意徐卓的分析,问他道:“如此,以卿之见,我该如何应对?”

“卓有二策。”

“说来听听。”

“主公与曹东郡相善,可遣一使,暗通曹东郡,以支持曹东郡入主兖州为诱,使曹东郡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肘刘兖州,令刘兖州兵败。”

遣派一个使者去见曹操,对曹操说:只要你能让刘岱兵败,我就支持你入主兖州。这看似是个办法,但荀贞摇了摇头,说道:“此策不可。”

他对曹操还是比较了解的,说道:“刘兖州讨击兖北黄巾既是其本分,亦为民心之所向,孟德雄杰之士,岂是利令智昏之徒可比的?他断不会允卿此策,自毁声名的。我如以此策与他相通,不但不会得到他的同意,更反会使他小看於我。”

刘岱亲击兖北黄巾是以州刺史的身份而为之,是占着“大义”的。

刺史之职,源自前秦的“监御史”,前汉武帝虽对其权有过一个明确的限定,即“六条问事”,本是监察之官,但自本朝中叶以来,为镇压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和蛮夷反叛,前秦时“监御史”可以监军、将兵的情况重又出现,刺史被赋予了领兵的权力。

远的不说,近一点的如灵帝熹平元年,会稽许昭作乱,朝廷拜臧旻为扬州刺史,臧旻率州郡击讨之,孙坚时为郡司马,因此战立功,得被擢为盐渎县丞,又如光和二年,巴郡板楯蛮叛,朝廷遣御史中丞萧瑷督益州刺史讨之,又如中平三年,荆州刺史王敏讨造反的江夏兵,斩其首赵慈,又如中平五年,陶谦讨击徐州黄巾时的身份也是徐州的“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