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第234章 继任者的约束

建筑、农业、道路、税收等等, 何顾承全部做了调整,将他们的职权明确出来,哪里出了问题, 就找哪一块的负责人, 清晰明了。

关于水泥的问题,何顾承是找了工业和农业的主簿过来共同商议的。只是管钱的也跟着过来了,虽说县衙库房里面的钱粮他是摸不着的,可账本在他手里。看着账本上的数字, 他心里高兴,也踏实。万一有灾情来了,京城那边的赈灾物资也无法一下子抵达, 那就全指着县衙的库房和粮仓了。

管钱的主簿是长宁县本地人, 他还感慨着,终于给碰上个好官,长宁县的粮仓总算是有余粮了。可现在他也算是瞧明白了, 这位县太爷, 有能力有手段, 就是太能花钱。

那银子放在库房里面就跟扎手似的,非得花出去他心里才高兴。

只是, 日子可不是这么过的啊。

老百姓过日子不能这么乱来, 这一县之长官, 也不能这么乱来。

所以, 在何顾承喊这两位同僚来商议事情的事情,他也主动跟过来了。不为别的,他就是想看看,何大人到底还能想个什么法子来花库房里头的银子。

这一来,听着何大人的规划, 这位主簿心里头毫无波澜。他就知道,一定是修路,又是修路……就离谱!

县城里面的道路,并没有哪里不好啊?为啥要修啊?大家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就这么过下去不也可以嘛。

但人家可不管,任务都已经发下去了。

何顾承看着他的脸色,也是无奈的笑了笑,说道:“老李,你别着急上火的,本官心里都有数,过几天商队又该出去了,上次出去除了将带去的肥皂都卖出去之外,还接了不少订单。放心吧,库房不会没银子的。”

老李还是哭丧着一张脸,但凡是管钱的,总是不希望看到库房里头钱变少的。因为事情太多,需要用钱的地方也不少,这一波花的爽了,万一到了真正需要用钱却又拿不出来银子的时候,那该怎么办?

何顾承坐下来,跟他好好算了一笔账。

“我们的商队也不用时时刻刻都在外面跑,一年出去个三四趟,就能带回来许多银子。况且他们带回来的订单,等我们的路修好了,还能安排其他人给他们送过去。

如今咱们长宁县,医馆有三家,每家大夫都很尽职尽责。像是饭馆什么的,也全都陆陆续续开起来了,这是个好现象。衙门这么多部门都需要人手,凡是有点手艺符合我们要求的,也都能来进衙门干活,吃公家饭。还有跟商队联合的厂子,制造肥皂的、红茶的、驱蚊香的。算上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