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公主肖似其母,皇帝病时感伤合情合理。只晏骊最后一句话,颇有些深意。
晏朝不动声色地应了句:“多谢四哥提醒。”
一路上心底又暗暗掂量着,是否有些事还需推后再禀。但很快又想,左右今天都来了,再拖难免夜长梦多。
到乾清宫的时候居然没看到兰怀恩,在值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计维贤。问了才知来探望的皇子公主已回去了,现下是宁妃在里头。皇帝晚膳用得不大好,这会子小憩方闭了眼。
晏朝默然不语,转身仍立在廊下。瞧着天色逐渐被一层层晕染昏暗,天边最后一线光亮消失在城墙后头,金阙之下寒意侵身,整个人仿佛要立成一座碑。
时间并不长,大约一刻钟后计维贤道皇帝醒了,传她进去。进殿时宁妃恰巧出来,身后宫女手中仿佛托着绣品,宁妃看上去有些疲倦,但看道晏朝时眼中仍是闪过一丝不易隐藏的惊喜。
宁妃用帕子轻了拭眼角,目光里仍是殷殷之色,柔声道:“陛下方才晚膳没用好,待会儿御膳房若有粥汤呈上来,太子见机劝陛下用一些罢。”
晏朝应了声是,见宁妃转身欲走,又低声加了一句:“娘娘喜刺绣,但还望保重玉体,熬太久伤眼睛。”宁妃微一颔首,扶着宫人的手走了。
这些年皇帝忽然有个不算怪癖的怪癖,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召见宁妃时必要看她刺绣,尤其是在灯光下,朦朦胧胧,美人剪影尤为可怜。通常是皇帝先入的眠,却并不让宁妃离开。有人曾私下笑说,这场景颇有些“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意境。
晏朝则不以为然。美人灯下刺绣的场面极为动人,有江南女子的轻柔婉转。那样的场面她见过多次,不止宁妃,还有另一个人。记忆里那个尊贵端雅的身影,每每都在泪眼中朦胧飘渺,思之即痛。
她不知道皇帝对宁妃是怎样的感觉,宁妃一直不算得宠,即便后来抚养她数年,也并未母凭子贵。她自己与宁妃之间尚算亲厚,除却这些年关照之恩,其中也不乏有母后临终托付的缘由。
进暖阁时皇帝已披衣坐起身来,晏朝止了步行礼请安:“儿臣恭请父皇圣安。”
皇帝起身,要去一旁坐下,但因在床上躺久了,脚下不免有些沉重迟缓。晏朝径自起身,上前搀扶住。
皇帝精神比前些天好些,但面色仍然苍白憔悴。他已并不年轻,一场病生下来人也仿佛忽然苍老。但即便太医院一直精心治疗,这病仍然反反复复,只这几日听闻大有好转。
所以大概才有精力去过问白存章这一旧案。
皇帝瞥她一眼,淡淡道:“太子这些天辛苦,人也清减不少。”
“父皇有恙,儿臣身为臣子理应为君父分忧。这些天处理政务,深觉责任重大,一刻未敢懈怠,更体会到父皇平日艰辛,是以不敢说辛苦。”晏朝垂首,看不清神色。
皇帝察觉到她的小心翼翼,若是往常他大约要多问一句,但现在只当没听到,默了默又道:“江南雪灾那件事,你处理得很好。”
前些天地方上书,言苏常等府大雪,深数尺,人畜死者不计其数,再加苏州府一带运河竟因这场雪封冻了,一时间顿时人心惶惶。奏报呈上来时还算及时,晏朝不敢耽搁,即刻与朝臣开始商议,巡抚赈济的大臣当堂定下,禀报皇帝后钦差当日便出发,与之同行的还要其余补充旨意,赈济安排、死伤者处理以及凿通运河有关问题等等。
“诸位大人经验丰富,儿臣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