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元直商讨良久,一直没有结论。一是刘备是要继续攻打汉中还是回军攻打荆州;二是曹操不取荆州固然是要坐观孙刘之战,是否会图谋并州与寿春。”张颌说道。
说到刘备,最有发言权的除了周仓就是徐庶。“刘关张义结金兰,誓同生死,天下皆知…”
周仓碍着徐庶的面子没好意思打断?誓同生死?开玩笑,刘
备在徐州大败,独自逃亡去投袁绍可曾想过关张?在当阳,连老婆孩子都不顾,还能顾上别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时候刘备穷途末路,名声可以不要,自己保命要紧,现在不同了,兵强马壮的刘备应该开始在乎自己的名声。唉,巧取豪夺占据益州,刘备还有什么名声?
徐庶接着说道:“为全兄弟情义,我料刘备必定会主张为关羽报仇,然而孔明等人也定会极力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止,故其结果难以预料。”
刘备为挽回名声,真也好假也罢,一定会表现出要给关羽报仇的姿态,张飞也一定是支持者,说不定原来的荆州人也会支持刘备打回荆州。但是极具政治头脑和野心的诸葛亮不会同意,益州的文武也不会同意。
周仓猛然想起诸葛亮曾说过一句话:若法孝直在,定能劝阻刘备。这是为什么呢?法正的口才再好,不一定比诸葛亮强,难道说法正更受刘备的信赖?自从来到三国,周仓许多认知被颠覆,就拿诸葛亮来说,刘备绝对没有那么信赖和言听计从。法正睚眦必报,刘备未必不知道,反而还纵容法正,这正说明法正不争权、不结党。诸葛亮似乎处处想出头,甚至代替刘备发号施令,不仅如此,诸葛亮还紧紧把荆州集团笼络在自己身边,马良马谡兄弟、董和董允父子、费祎、蒋琬等,这可不利于益州集团与荆州集团的和谐。
那法正又如何能劝止刘备呢?周仓蹦出一个想法,张松死后,法正成为益州集团的领袖,领袖说话,刘备自然要掂量掂量。法正死后,孟达投曹丕,益州集团受到打击一时没了话事人,荆州集团占据上风,自然会支持刘备出兵。西蜀最后被灭,恐怕与此有很大关系。
周仓神游天外,张颌轻咳一声打断周仓思路。“不知主公以为如何?”
重新理理思路,周仓说道:“关羽被杀,刘备无非三种应对:一是,继续出兵汉中;二是回军攻打荆州;三是暂时休战,招兵操演力。三种皆有可能,我们只能做最坏的打算。”
所谓最差的打算,就是刘备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最好的结果就是刘备出征汉中。既然刘备不动,那曹操就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