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都市言情 > 求生三国 >

第657章 三大困境

三大困境

“将军,并州已不可守。”众人都不开口,田豫一语惊人。“我军新败,军心已乱,再守涅县恐难御曲阿。”

梁习附议:“依我之见不如退守长治。”长治便是上党郡的治所,毗邻壶关。

曹彰低头不语,田豫却摇头道:“壶关若破,长治亦不可守。”

“难不成我们要撤出并州,去司州,去河东郡?”曹彰不悦道。河东乃是重地,东都雒阳的北方门户,北接并州,西连雍州,故此曹操以杜幾为河东太守,又派杨秋在此驻守,可见对其重视。放弃上党,就相当于把河东暴露在汉军面前。

“非也。以我之见不如退至泫氏、晋城一线,其地形沟壑纵横,高低不平,易守难攻。背靠河东以为援,令汉军不得南进。”

晋城为兵家必争之地,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之称,要守晋城,必守泫氏。泫氏位于长治南一百五十里,为晋城县的门户,因其四面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所以也称为高平。尧封丹朱、神农播种、蚩尤冶铁之地,然而它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名字:长平!

长平之战可算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

的围歼战,在此地武安侯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兵。周仓素来认为长平之战是最诡异的战争之一,其中的疑点很多绝不应该如同史书上所写。

其一,按历史记载,白起虽然诱敌围歼赵括,前后斩杀赵兵四十五万,但是秦国也是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最终也伤亡大半,国内空虚。照这么算,最初廉颇带兵之时,又何必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秦军?廉颇准备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的策略有待商榷,要知道五十万人马每日要耗费多少钱粮,秦国耗不起,赵国同样也耗不起,廉颇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在兵力占优,秦军主将又是王龁的情况下为何不战呢?难怪赵王会责备廉颇。

其二,当赵军初战失利时,赵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赵王为何不与相国平原君赵胜商议,也不与蔺相如商议呢?楼昌主张请和,虞卿一再劝谏,说:“派人入秦,秦王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这么粗浅的道理,赵王为何就听不进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