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周文、杨锐、端木凌有心无力,这本是孔子提出的守孝三年,儒家经典中《仪礼?丧服》、《礼记》中均有说辞,而子贡又是其中的典范。尽管真正能做的寥寥无几,但这不妨碍大儒们将之奉为准则。王粲的言辞最为激烈:黄巾以来,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徐州治下,安居乐业,当拨乱反正,恢复旧制。公子宜为万民表率,以正纲常…
这可怎么办,周仓对属下的谏言不能不理,搁置的结果只会愈演愈烈,而自己强硬的按住,不仅会引发各方的诘诟,今后也将成为周信被人抨击的污点,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大明首辅张居正便是栽在这上面。周仓一度想要通过论坛,改变人的思想意识,但时机不好,时间更是来不及。
退让,只有暂时的退让。周仓一声长叹,过早的派周信历练有些太着急,考虑不周啊!不仅事与愿违,还连累甘梅香消玉损。
“甘池,你走一趟瀛州,把信儿接回来。”
舅舅去接外甥,合情合理。消息一传出,儒生们弹冠相庆,辽候还是尊礼守礼的。而民间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少主周信不在徐州。
“子兴,你去把蒋干叫来。”周仓绝不会一而再的退让,而且也绝不会让周信因为礼制的束缚,而失去三年大好光阴。
杨锐悄无声息的的将蒋干接入侯府。
“子翼,于新已经前往辽东筹办论坛,我担心他年少经验不足,故派你立即去一趟主持大局。”
“是。”蒋干不会相信周仓深夜将自己紧急招来就只为这么一件事。“主公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徐州近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你已经尽知,我就不多说了。你去辽东,论坛先议新法,
再议新币,之后便议礼。”
“请主公明示。”
“守孝三年不合时宜,重建一套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