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将诸葛亮的信函取出,投入身旁的火盆之中,一直凝视着燃尽。
“听小乔言,其姐与绍儿安好,伯符尽可放心。诸葛亮之语不足信,但公子光刺王僚之语实在令人难安,同为吴,何其巧也?江东无旁人心怀此念?瑜数年不敢见绍儿正是为此。瑜在,绍儿必不得安!”
周瑜自言自语道,孙权的性子摸不准,但是难免会有人为了迎合孙权做出刺杀孙绍的举动。随着孙权的权势越来越大,孙绍的年龄增长,孙绍越危险。而危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周瑜,周瑜是孙策的连襟,孙绍的舅舅,水军大都督,一旦周瑜支持孙绍,那结果可想而知,周瑜的名气越大,在军中和百姓间的威望越高,就越引发别人的忌惮。
要想保住孙绍,要想使孙权和江东文武打消征讨刘备的念头,使江东能够平安,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四月,乍暖还寒。周瑜默默站在庭院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香已燃尽,火盆已熄灭,月亮悄悄隐起,东方泛起鱼白,露水打湿周瑜斑白的两鬓和衣衫,周瑜混然不知。
孙权自合肥撤兵,对外宣称大胜,出兵合肥是假,策应程普取荆州是真,在孙权有力策应下,曹操分张辽、乐进、李典救助合肥,程普趁机击败曹仁夺得南郡、襄阳,荆州最繁华、人口最稠密的两郡。
继赤壁大胜后,江东军民再次享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和荣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临危不屈、知人善用,甘为属下当陪衬,孙权更成为人心中的明主,即使是孙坚与孙策也不会比孙权做得更好。
诸葛瑾回到吴郡已是四月二十八,出使无果本就在孙权的意料之中。派往五溪蛮和交趾的信使早已经上路,估计五溪蛮那边不出一个月就会有回音,交趾至少要三个月。对周瑜出的这个对策,孙权很中意,占荆南必然也会与五溪蛮打交道,而交州不容放过,早晚也要划入自己的治下。
五月初二,从柴桑紧急传来消息,周瑜病危。孙权大惊,看看鲁肃、又看看诸葛瑾。鲁肃诧异道:“我离开柴桑之时,公瑾的箭伤已是大好,还与我探究出兵之策。”
诸葛瑾也摇头道:“我见都督时,都督的气色不似重病之兆。怎么就这几日便病重,莫非是突然染病?”
“你二人即刻找最好的郎中,一起去柴桑替我问候公瑾。告诉他出兵之事不要着急,我已派人联络沙摩柯与士燮。另,赏公瑾锦缎百匹,金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