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伯符到底怎么死的?这件事认定是许贡三门客所为之后就一直没有下文,周瑜虽然有很多疑问,却没敢深究,诸葛亮旧事重提,是要栽赃陷害、挑拨离间,还是真知道些什么?
显然,诸葛亮是知道一些事情。比如说周善,与诸葛瑾所说必定是同一个人。遇到江贼?那定是出远门,是荆州?还是蜀中?在大战之前,周善能去干什么?随行的是郎中,怎么会无一幸免?肯定是重大而机密的事。周瑜脑袋嗡的一声,一下子如同苍老几十岁。
周瑜木然的坐着,一动不动,但是脑海中却是惊涛骇浪。临近傍晚,小乔已经数次来催他用饭。“夫君这是怎么了,再有天大的事情也该先用饭。”
周瑜展颜一笑:“吃饭不急。”说完,抹去小乔眼角的泪花,又在桌案上铺上纸,提笔写到:外援当徐州、抗曹需联刘。“你说,我写的怎么样?”
“军国大事,妾身不懂,也不宜参言。”
“我只是问你,字写得怎么样?”
“夫君的字自然是极好的…”
“你呀,只会顺着我。”周瑜笑道,“你有多久没有见到姐姐了?”
小乔面色一黯:“大概能有十年了。我几次派人给她去信,想去探望,她却只令人传回口信,说她与绍儿安好,让我放心。还让我好好照顾夫君,不必去看她。”
“你我成亲,聚少离多,你可曾埋怨?”
“夫君是天下英豪,做的都是大事,妾身深以为荣,哪会有埋怨之心?只是胤儿,夫君还要多加教导才是,将来也会成为你这般英雄。”
周瑜与小乔长子子周循已经七岁,长相酷似周瑜,颇有周瑜之风。次子周胤年方五岁,因小乔宠爱,多有放纵,因此性子极为顽劣。
“英雄?呵呵,我哪里算是什么英雄。我倒是希望天下太平,你与循儿能安享宁静,远离刀光剑影、尔虞我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