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九月,诸葛亮巧舌雌黄将江东文人几乎说了个遍,孙权只当不知,让鲁肃好好招待诸葛亮等待周瑜。歩骘给孙权带来一个好消息,周仓信守承诺给江东送来十五万只箭,品
质皆优。至于多出来的五万支,不是周仓发善心,只因为陆逊之弟卢瑁也跟随去了徐州。
孙权太缺这些箭,用陆逊兄弟换十五万只箭,这笔买卖似乎不亏。周仓更认为自己赚大了,要知道不仅陆逊的才能不亚于鲁肃,他还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陆抗。陆逊一到徐州,周仓即让陆逊主掌参谋司,把周文再次解脱出来,陆瑁为广陵太守,原太守崔钧为徐州别驾,弥补赵昱辞职形成的空缺。
这一系列人事调整,在徐州引起不小的反响。固然,陆士兄弟士族出身,庐江太守陆康之孙,院士陆绩之侄,但年纪轻轻,且又是从外处而来,后来居上、骤得高位,不免有一些徐州本地人略有微词,只是碍于周仓的权势和威信,才没有引起大的波动。然而,一个月之后,所有人对周仓的任命心悦诚服,陆逊儒雅而谦逊,让人如沐春风;聪慧而好学,博闻广记;处理事务井井有条显示出过人的才能,即便是杨锐也自以为不如。
箭矢送到的第二天,周瑜来到吴郡,孙权召集周瑜与鲁肃秘密商议破敌良策。
孙权将曹操的劝降书递给周瑜,周瑜看罢嘿然笑道:“曹贼目中无人,太小看我江东,主公给我五万人马必可大破曹贼。
”
孙权闻言一皱眉,周瑜这是要把自己的精锐全都要抽走吗?孙权信任周瑜,但是有限制的信任,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梗,一个解不开的结:周瑜是哥哥孙策最看重的将军,也是连襟,两人有莫逆之交,自己接任孙策的位子,周瑜拥护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策之子孙绍逐渐长大成年,周瑜会不会再有拥戴孙绍的心思?孙权还有点小心思,自己百年之后,把位子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是给孙绍?这一切,不由得孙权要有所保留。
“众人皆以为曹贼势大,难以力敌,独子敬与公瑾劝我与曹操决战,公瑾以为曹操可破吗?”
“曹操人马虽多,在江面如何是我江东水师之敌?且曹贼大意轻敌,便给我以可乘之际;他又劳师远征,北方兵卒不服水土,长期在外思乡心切,如何肯用命厮杀?此皆兵家大忌…”
这些话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孙权微微摆手:“公瑾所说甚是,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我江东可有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