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问道:“这些都要财税司提供吗?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财税司的支出多如牛毛,有一些完全就是糊涂账。”
“财税司又增加一份支出,不过这要比竹木简便宜多啦,而且利于搬运。”周仓说道:“钱由财税司出,货由商行供,但凡商行向各司提供的货物只收本钱和运费。”
张平、张晋父子俩大眼瞪小眼,里外里都是他们俩之间花钱。“那州牧府呢?”
周仓在徐州除去宅邸没有办任何产业,如果他愿意可以办各种挣钱的营生,但周仓全放给了商行。
“今天张晋给我提了个醒。我打算对徐州的财税进行改革。”周仓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到改革上。“以前咱们的开支用度都是估约着差不多,现在家大业大可不能再这样,要有计划、有限制才行。”
改革?难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是变法?周文沉思。
“财税无所谓就是收支,咱们先说收,徐州主要的财源有三:一是收取的农税,约占两成。二是商行的盈利,约占七成,盈利主要来自果酒、盐,以后会有建安纸。剩下的一成就是其他的杂项。”周仓继续说道,作为底牌,他没有提金矿。“农税不动,我打算以后逐渐的减免。你们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我知道两成很多,因此不是立即减免,即便是减免也只是限于灾年,丰收之年是以购代税,也就是说必须将收成的三成以平价售给商行,保证徐州的储备。”听周仓一席话,张平松口气。
“屯田的政策不变。”周仓又给糜芳吃颗定心丸。
“那么减免农税,徐州的税收就要有补偿,因此我打算提高商税,为保证公平,商行与其他商铺都要一起缴税。”张晋点点头,要是商行不用缴税,凭价格就可以把小商户压死。
“至于商税,可分成两块,一块是出入税,也是说进出徐州的货物要收税,称之为关税。另一块是在徐州本地销售的货物,包括人工劳务,称之为营业税。营业税区分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举个例子,蚕丝、绸布、成衣就要按类别分别征税。如何收取,税率如何定,财税司、刑律司与商行拿出个章程,要将此纳入到刑律中。”